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全流程监督关键节点实操
潘伟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9
引言
近年来,金融领域招投标违纪违法问题频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其列为重点整治领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亟需通过规范集中采购来提升经营效益和防控风险。然而,采购流程复杂、利益关联多元等因素给监督工作带来挑战。本文聚焦采购全流程监督,深入分析关键环节,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提供参考。
1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监督概述
1.1 集中采购监督的重要性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集中采购,涉及大量资金和物资,关乎众多业务的开展。有效的集中采购监督能够保障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监督可确保采购的物资和服务符合金融企业的业务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1.2 集中采购监督的目标与原则
集中采购监督的目标是确保采购活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企业内部规定,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监督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监督部门应独立于采购执行部门,确保监督的客观性。同时,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对采购全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
2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全流程关键节点分析
2.1 采购计划阶段的关键节点
采购计划是集中采购的起点。在这一阶段,关键节点在于采购需求的准确识别和评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需求。监督部门需对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必要性进行审查,防止过度采购或采购不足。此外,采购预算的编制也是重要节点,要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预算超支或预算闲置 [2]。
2.2 采购实施阶段的关键节点
采购实施阶段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等环节。招标环节的关键在于招标公告的发布范围和内容的完整性。监督部门要确保招标公告在规定的媒体上发布,信息准确、全面,吸引足够多的合格供应商参与投标。投标环节要监督投标文件的密封性和递交时间,防止投标信息泄露和违规投标。开标和评标环节是监督的重点,要确保开标过程的公开透明,评标标准的统一和公正。
2.3 合同签订与履行阶段的关键节点
合同签订阶段,监督部门要审查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合同条款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采购物资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合同履行阶段,要监督供应商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物资和服务,金融企业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款项。同时,要关注合同变更的情况,确保变更程序的合规性 [3]。
3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全流程监督关键节点实操策略
3.1 建立健全监督组织架构
需构建独立垂直的采购监督体系,在总行层面设立专职采购监督部门,配备具备金融、法律、审计等复合背景的专业监督人员,且该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负责,确保监督独立性不受采购执行部门干预。明确划分监督部门与采购部、财务部、业务部等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监督部门主导全流程合规性监控,采购执行部门负责具体采购实施并接受监督,审计部门每季度或者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开展采购专项审计并出具整改报告,合规部门则针对采购文件、合同条款等进行实时合规性审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闭环监督机制。例如,在重大采购项目立项阶段,由本行党委会、董事会等按照“三重一大”审议权限对项目必要性进行集体审议;项目执行过程中,监督部门重点核查招标程序规范性、评标过程公正性等关键环节;项目完成后,监督部门会同审计部门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全流程监督到位。
3.2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督
搭建覆盖采购需求提报、招标、合同签订、履约验收、付款等全流程的集中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将各环节关键节点、审批权限、时限要求等嵌入系统,实现采购流程线上化、标准化操作。系统设置多级预警功能,当出现采购需求与预算不符、超期未完成招标、供应商资质异常、履约验收不合格等情况时,自动向监督人员、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发送预警信息,并锁定违规环节操作权限,直至问题整改完毕。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系统积累的采购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采购品类分布、价格波动趋势、供应商中标频次、履约合格率等,挖掘潜在的围标串标、价格虚高、供应商垄断等风险点。例如,通过对比同一品类不同时期的采购价格与市场均价,识别异常价格波动;通过分析供应商关联关系,排查围标串标嫌疑,为监督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此外,系统需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监督部门可实时调取各环节数据,实现远程动态监控,减少人为干预。
3.3 加强供应商管理与监督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信用评估,建立供应商库。在采购过程中,要监督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进行及时处理,直至将其从供应商库中剔除。同时,鼓励供应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例如,可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奖惩措施。
3.4 强化监督人员培训与考核
着力加强监督人员专业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其业务素养与履职能力。培训内容需系统涵盖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全流程业务规范、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等核心模块,结合典型案例解析与实操模拟训练,确保培训实效。
同步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以日常履职表现、问题发现能力、整改跟踪成效为核心指标,实施月度抽查与季度综合考评。建立监督工作奖惩制度,对考核优秀者给予通报表彰、评优优先等激励,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追责,形成“培训赋能 — 考核督促 — 奖惩驱动”的闭环管理体系,倒逼监督人员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监督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3.5 完善监督反馈与整改机制
建立监督反馈渠道,及时收集采购活动中的问题和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要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例如,监督部门可定期向管理层汇报监督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积极与财政、审计、纪检等外部监管机构沟通协作,接受外部监督和指导。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确保采购活动符合外部监管要求。例如,可邀请外部监管机构对重大采购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借助外部力量提升采购监督水平。
结束语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全流程监督是保障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采购活动规范、高效开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采购计划、实施、合同签订与履行等关键节点的有效监督,并采取建立健全监督组织架构、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供应商管理等实操策略,能够提高采购监督效能,降低采购风险,提升金融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金融企业应不断完善集中采购监督体系,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国华 , 王旭 , 韦慧怡 , 等 .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 [J]. 招标采购管理 ,2025,(05):9-13+26.
[2]强机制建标准全面提升工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J]. 中国工会财会 ,2025,(07):12-13.
[3]田佳美 .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J]. 市场 瞭望 ,2025,(10):178-180.
潘伟
出生年月 :1981 年 8 月
性别: 男
民族: 汉
籍贯: 江苏泗洪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中级经济师(金融)
研究方向: 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