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的新发展
何星
身份证号:510121198303130018
引言
在轻工工程领域,包装印刷作为产品流通和销售的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保护产品、传递信息的基础功能,还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品牌形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传统包装印刷技术逐渐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包装印刷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方向。研究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的新发展,有助于行业把握技术趋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促进轻工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创新驱动原则
创新驱动是推动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包装印刷行业需不断突破传统技术局限,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独特功能与视觉效果的包装印刷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通过管理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设计创新,打造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提升产品吸引力。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包装印刷技术持续进步,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绿色环保原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绿色环保已成为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研发与应用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环保型原材料,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油墨、溶剂等的使用;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推广可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践行绿色环保原则,实现包装印刷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用户需求导向原则
包装印刷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产品与消费者,因此必须遵循用户需求导向原则。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偏好,精准把握不同产品、不同消费群体对包装印刷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与体验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技术研发与产品设计,在保证包装保护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包装的视觉美感、便捷性与互动性,使包装印刷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期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的核心新发展
(一)数字化印刷技术
数字化印刷技术是包装印刷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它摆脱了传统印刷对印版的依赖,通过计算机系统直接将图文信息传输至印刷设备进行印刷。该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快速实现小批量、个性化订单的生产,满足市场对定制化包装的需求。同时,数字化印刷可实现色彩精准控制和图文信息的快速变更,提高印刷质量与生产效率。借助数字化工作流程,还能实现从设计、印刷到后加工的一体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二)绿色印刷技术
绿色印刷技术以环保为核心,涵盖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创新。在原材料方面,采用水性油墨、大豆油墨等环保型油墨替代传统溶剂型油墨,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选用可回收、可再生的纸张、生物降解塑料等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上,优化印刷流程,采用无水印刷、柔版印刷等低污染、低能耗工艺;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对印刷废水、废气进行有效处理。绿色印刷技术的应用,既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智能包装印刷技术
智能包装印刷技术融合了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予包装更多智能化功能。通过在包装上嵌入传感器,可实现对产品温度、湿度、保质期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反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二维码、RFID 等技术,消费者可获取产品溯源、使用说明、促销活动等丰富信息,增强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此外,智能包装还可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输环境,实现自适应包装功能,如自动调节包装内部湿度、缓冲性能等,提高包装的保护效果。
三、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包装印刷技术新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部分新技术如智能包装印刷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技术不成熟、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且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在成本方面,绿色环保材料、先进印刷设备的价格较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增加了企业成本压力;在人才方面,行业缺乏既懂新技术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此外,市场对新技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对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形成阻碍。
(二)技术创新与融合策略
应对技术挑战,需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解决新技术存在的稳定性、兼容性等问题。推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新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创新应用模式。例如,将数字化印刷与智能包装相结合,实现个性化智能包装的快速生产;利用绿色印刷技术生产环保型智能包装材料,提升产品综合性能。
(三)成本控制与市场培育策略
为降低成本压力,企业可通过规模化采购、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缓解资金压力。在市场培育方面,加强对新技术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举办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市场对新技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的新技术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高品质需求,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人才是推动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应当积极与高校、职业院校携手,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定向培养,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步入职场时能够迅速适应并发挥才能。此外,企业内部也应不断开展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持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企业应着眼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尤其是那些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思维,助力包装印刷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总之,人才培养与引进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轻工工程中包装印刷技术的新发展是行业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创新驱动、绿色环保、用户需求导向等原则,积极推进数字化印刷、绿色印刷、智能包装印刷等核心新技术的应用。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成本、人才、市场等挑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控制成本、培育市场、培养和引进人才等策略,推动包装印刷技术不断升级。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包装印刷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轻工工程领域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永芳; 罗如柏. 集成化智能印刷系统[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08.232.
[2]张传香,黄新国,钟云飞.轻工大类招生下印刷工程专业的发展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7):25-26.
[3]印刷等生产制造领域 46 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J].中国包装,2020,4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