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民间游戏对大班幼儿创造力的激发

作者

魏艺蕾

宁化城东幼儿园 365400

摘要: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民间游戏被视为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大班幼儿在民间游戏中的表现,发现这些游戏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促进了其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的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不断调整策略、改编规则,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这一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创造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展示了民间游戏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尤其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框架下,民间游戏成为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陶行知,民间游戏,幼儿创造力,教育思想,想象力

引言:

创造力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民间游戏作为一种传统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倡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主张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民间游戏,凭借其开放性、互动性和情境性,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体验。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还能通过合作与竞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游戏激发创造力的方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实践路径。

一、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从陶行知教育思想视角看创造力发展

陶行知曾提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教育的源泉。民间游戏正是将这一理念具象化的表现,它通过自由、开放、富有互动的方式,营造了一种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环境。在民间游戏中,幼儿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他们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境变化不断做出决策,这一过程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游戏通常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和规则性,这种规则的灵活性和情境的多变性促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策略。在某些传统游戏中,规则的适应性和游戏内容的多样性使得幼儿能够在充满挑战与自由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思维的灵活性上,也体现在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来创新方法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这种自主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1]。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主张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来引导儿童的成长。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低门槛、无压力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幼儿能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习如何在变化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协调与合作。

二、民间游戏对大班幼儿创造力激发的具体表现

民间游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和灵活性,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促使幼儿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反应和应对。通过模仿和改编传统游戏规则,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玩法,从而培养了灵活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大班幼儿参与的具体案例中,当游戏情境发生变化时,幼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民间游戏常常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这种团队互动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共同创造的机会[2]。在集体游戏中,幼儿不仅需要考虑个人的行为,还要考虑到其他成员的需求和想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并通过集体智慧达成共识。这种社会性互动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责任感。

民间游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培养幼儿的情境适应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游戏中,幼儿不仅遵循规则,还能根据经验调整和创造新规则,提出独特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故事情境和角色扮演中,幼儿通过自由发挥,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从案例中探析民间游戏在幼儿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某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实践中,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常规活动,展现了其在幼儿创造力培养中的深远作用。该案例涉及一群大班幼儿,他们在参与传统的“捉迷藏”和“丢手绢”等民间游戏时,展现了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理解和遵循游戏规则,还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创新地调整策略。比如,在“捉迷藏”游戏中,幼儿通过反复参与,逐渐摸索出隐藏和追踪的最佳方式,从而在不打破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创造出独特的玩法,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这一案例的观察数据反映出,参与民间游戏后的幼儿,在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具体而言,游戏后的自主创新能力从5.2分提高至8.3分,变化量为3.1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分从6.1分上升至8.5分,变化量为2.4分。游戏中的互动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多角度思考,促使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探索和实践的过程直接推动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游戏中的社会性互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3]。在“丢手绢”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孩子配合,进行角色分配和策略安排,这种合作不仅帮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沟通、协调,学会了如何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创造性协作,增强了他们在群体中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民间游戏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通过观察大班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中的表现,发现游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了其社交互动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些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未来,民间游戏应进一步融入幼儿教育实践中,成为激发创造力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者可以探索更多富有创意的游戏形式,结合实际情况,推动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儿童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实现更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华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养成措施[J].生活教育,2023,(01):84-87.

[2]肖霞.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美术课策略研究[J].生活教育,2022,(08):103-107.

[3]张亚培,金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教育观察,2020,9(19):16-18.

本文系宁化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研究2024年度立项课题“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下大班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NHZJKT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