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微企业成本控制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作者

汪东方

山东省诚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一、引言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创新、吸纳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 90% 以上,贡献了超过 60% 的 GDP 和 80% 的就业岗位(2025 年最新数据)。然而,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弱的困境,成本控制失效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当前,小微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显著短板:一方面,受限于规模小、资源匮乏和管理粗放,普遍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对采购、 人力、物流等环节的成本管控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数字化工具应用不足、财务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成本数据失真、分析滞后,难以支撑决策优化。这些问题不仅直接侵蚀企业利润,更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

尽管成本控制理论在大型企业中已较为成熟,但针对小微企业“轻量化、实操性、低成本”特点的系统研究仍显不足。现有对策往往脱离小微企业实际运营场景,或过度强调技术投入而忽视管理基础,导致落地困难。因此,精准识别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共性痛点,提出可操作性改进路径,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聚焦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典型问题,结合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践案例,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并从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技术赋能及人员能力四个维度,构建适配小微企业特性的成本控制优化框架,旨在为提升其成本效益与生存韧性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二、小微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其界定标准依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主要体现为从业人员规模、营业收入及资产总额的有限性,通常涵盖员工人数不超过 300 人、年营业收入低于 2 亿元或资产总额小于5000 万元的经济实体。这类企业普遍存在组织结构扁平化、资本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脆弱、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等核心特征,这些特质决定了其成本控制活动必然区别于中大型企业的系统性管理模式。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本质是通过对经营全流程中资源耗费的规划、监督、核算与动态调整,实现成本效益最优化的管理过程。对小微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的实践逻辑具有鲜明特殊性:由于资金与技术资源的双重约束,其成本管理必须遵循轻量化实施原则,摒弃复杂耗资的管控系统,转而采用操作简易、投入成本低的实用型工具;同时管控范围需深度渗透至采购议价、损耗控制、库存周转效率、人力成本弹性配置及营销费用精准投放等微观环节,强调通过日常运营中的精细化管控积累边际效益;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目标直接锚定于保障短期现金流安全与维持基本利润空间,而非构建长期的战略性成本优势。在高度动态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能力实质上构成了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脉——通过系统性压缩非必要性支出与优化核心环节资源配置,可显著缓解其固有资金压力,降低经营中断风险;持续的成本优化能够转化为产品价格竞争力或服务质量优势,帮助企业在有限市场份额争夺中获得生存空间;而有效的成本数据洞察更能驱动管理决策科学化,避免因盲目扩张或低效投入导致的系统性经营危机。因此,构建适配小微企业资源禀赋与运营特征的成本控制机制,是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关键管理基石。

三、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常见问题分析

当前物业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中普遍面临多重结构性困境。首先表现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与战略缺位,多数物业企业将成本控制狭隘理解为“压缩开支”或“财务记账”,缺乏全流程成本优化的系统思维。管理层对成本动因(如人力密集度、设备老化程度、服务频次、物料消耗)识别模糊,导致资源配置决策常依赖经验直觉而非数据支撑,短期降本行为(如过度减少保洁频次、延迟设备维保)往往以牺牲服务品质、客户满意度或设备寿命为代价,陷入“越省越亏”的恶性循环。

其次,内部控制机制松散与流程失范构成核心痛点。物业企业在物料采购环节普遍缺乏规范的供应商评估与议价机制,清洁剂、维修配件、办公用品等采购常呈现随机性和被动性,价格波动风险抵御能力低下;服务过程中因作业标准化不足(如保洁流程、绿化养护标准)及设备维护滞后(如电梯、消防设施),物料浪费率与返工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库存管理更是重灾区,清洁用品、维修备件等安全库存设定缺乏科学依据,滞销品积压与紧急缺货现象并存,仓储成本及资金占用长期居高不下。此外,外包服务管理(如保安、绿化、专项维修)常因合同条款不严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成本失控。

再者,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僵化与效能低下问题突出。物业企业普遍存在岗位职责重叠、人效评估缺失现象,薪酬结构缺乏弹性激励,培训投入不足导致员工技能单一(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加之核心岗位(如工程维修、项目经理)过度依赖个别成员,“人力成本刚性上升”与“人均服务面积 / 产出持续走低”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员流动性高也进一步推高了招聘与培训成本。

四、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改进对策研究

针对物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结构性困境,亟需构建适配其资源禀赋与管理特征的改进路径。首要任务是重塑成本管理文化并完善顶层设计,物业企业主需摒弃短期降本思维(如简单削减服务频次或延迟维保),将“成本效益”与“服务品质”并重的理念渗透至全员行为准则,通过制度化培训强化各部门(如工程、保洁、安保、客服)协同降本意识。同时,建立以现金流安全与服务品质保障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将成本管控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决策流程(如新项目承接定价、服务标准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动态匹配。

其次应系统性优化核心业务流程控制机制。在物料采购环节,建立供应商分级评估(如清洁剂、维修备件供应商)与动态竞价制度,通过联合采购(区域或集团层面)或长期协议锁定优质低价资源,引入经济订货量模型(EOQ) 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尤其针对高频消耗品)。

五、结论

本研究系统剖析了小微企业在成本控制中面临的核心困境: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导致战略缺位、业务流程失控引发资源损耗、人力配置僵化制约效能提升、信息失真阻碍科学决策。这些结构性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微企业在资源、技术与规范化管理上的先天约束。针对上述痛点,研究提出适配性改进路径:通过重塑成本文化强化顶层设计,以流程再造优化采购、与库存关键环节,构建弹性人力与效能激励机制,并依托轻量化数字工具实现成本实时洞察与预警,最终形成“文化—流程—人力—数据”四维协同的管控生态。

参考文献:

[1] 陈瑜 . 小微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 [J]. 中国中小企业 ,2023,(04):192-194.

[2] 张晓曦 . 物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 [J]. 财会学习 ,2021,(08):114-115.

[3] 曹战臣 . 物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 [J]. 财会学习 ,2019,(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