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韩战胜 葛颖 贺龙 陆继港

1.622727199002265659 2.6127319920520041X 3.141125199608220091 4.370829199703254236

1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

1.1 适应性强

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适应多种地质条件,无论是软土地基、砂土地基,还是岩石地基等,都可以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即使场地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钻孔灌注桩都能通过调整施工参数和工艺,如改变钻头类型、控制钻进速度等,来满足工程的基础承载要求,为建筑结构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

1.2 施工噪音小

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噪音污染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相对其他一些基础施工技术来说,噪音较小。它不像锤击桩施工那样会产生强烈的锤击噪音,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干扰较小。这使得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区、居民区等对噪音限制要求较高的区域进行建筑施工时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1.3 桩径选择灵活

钻孔灌注桩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桩径。对于承受较大荷载的建筑结构,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桩,以提高单桩的承载能力;而对于一些小型建筑或者对基础承载要求相对较低的工程,则可以选择较小直径的桩,这样既能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又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这种桩径选择的灵活性使得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建筑工程。

1.4 桩身质量可靠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通过泥浆护壁等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孔壁坍塌,保证成孔质量。同时,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用导管法等先进的施工方法,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使桩身混凝土均匀密实,减少桩身缺陷的出现。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钻芯取样等检测手段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桩身质量可靠,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施工准备要点

在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前,充分且细致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是场地准备,施工人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将场地内的杂物、障碍物等清除干净,确保场地平整坚实。这样做不仅能为后续的机械设备进场和作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还能有效避免因场地不平整而导致的钻孔倾斜等问题。对于测量定位工作,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确确定桩位。在确定桩位后,还需设置明显的标志,并且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标志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或移位。只有精准的测量定位,才能保证每根灌注桩都能处于设计的准确位置,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此外,材料和设备的准备也不容忽视。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对水泥、砂石、钢筋等主要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施工设备,如钻孔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要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查,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2 泥浆制备要点

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着护壁、携渣、冷却钻头等重要作用。泥浆的制备质量直接关系到钻孔的稳定性和灌注桩的质量。在制备泥浆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泥浆原料。一般来说,膨润土是常用的泥浆原料,它具有良好的造浆性能和护壁效果。此外,泥浆的性能指标如比重、粘度、含砂率等需要严格控制。泥浆比重过大,会增加钻头的负荷,降低钻进效率;比重过小,则难以形成有效的护壁,容易导致孔壁坍塌。泥浆的粘度要适中,既能有效地携带钻渣,又不会影响泥浆的循环。含砂率过高会磨损钻头和泥浆泵,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要严格控制含砂率在规定范围内。在泥浆制备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泥浆搅拌设备,确保泥浆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同时,要对制备好的泥浆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泥浆应及时调整或废弃。在钻孔过程中,还需不断补充和调整泥浆,以保持泥浆的性能稳定。

2.3 钻孔要点

钻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在钻孔前,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工艺和设备。常见的钻孔工艺有正循环钻孔、反循环钻孔等,不同的工艺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在钻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钻进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孔壁坍塌、钻孔偏斜等问题;钻进速度过慢,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要密切观察钻孔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泥浆的水位、比重、出渣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要进行清孔工作。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保证灌注桩的承载能力。清孔可采用正循环清孔、反循环清孔等方法,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要点

钢筋笼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都要符合设计规定。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要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焊接长度、焊缝宽度和厚度等都要满足相关标准。此外,钢筋笼的安装要平稳、准确。在安装前,要检查钢筋笼的尺寸和垂直度,确保其符合要求。安装时,要使用专门的吊装设备,将钢筋笼缓慢下放至孔内,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同时,要在钢筋笼上设置定位筋,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

2.5 混凝土浇筑要点

混凝土浇筑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灌注桩质量的关键。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设计和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导管法,将导管插入孔底,通过导管将混凝土连续不断地浇筑到孔内。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导管的埋深。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导管埋深过浅,容易使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影响灌注桩的质量。同时,要及时测量混凝土的上升高度,确保导管始终埋入混凝土中一定深度。在混凝土浇筑接近桩顶时,要注意控制桩顶标高,避免出现桩顶标高不足或过高的情况。浇筑完成后,要对桩顶进行妥善处理,如凿除桩顶浮浆等,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3 结语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现了多样化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通过对其应用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技术不仅能够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还具备施工噪音小、桩径选择灵活以及桩身质量可靠等突出特点。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施工手段之一。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准备到混凝土浇筑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个应用要点,才能更好地发挥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作用,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创新,钻孔灌注桩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潜力,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立强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产业创新研究,2025,(14):120-122.

[2] 冯渊 .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12):64-66.

[3] 杜艳捷 . 浅析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