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于翀一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00

摘要:幼儿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也对他们的智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舞蹈创编课程的设置、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等策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前教育的地位逐渐被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能够灵活运用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舞蹈创编能力不仅是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对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舞蹈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培养往往被忽视,更多地集中于舞蹈知识的传授而非实际的创编训练。

(二)实践活动缺乏

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实际的舞蹈创编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能力体系。

(三)教师指导能力不足

部分舞蹈教师在创编技巧、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有限,导致学生在舞蹈创编过程中的困惑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系统设置舞蹈创编课程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设置系统化、模块化的舞蹈创编课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些课程应涵盖舞蹈基础知识、舞蹈语言、创编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结合幼儿心理发展阶段与舞蹈教育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教学与幼儿成长之间的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示范、讨论、实际操作、反馈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反思。

例如,课程可设立“舞蹈元素分析”模块,使学生掌握如何剖析舞蹈基本元素,包括动作、节奏、空间以及情感表达,以便在创作时灵活运用;而“舞蹈故事创编”模块则引导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设计舞蹈,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幼儿舞蹈表演设计”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针对具体场景进行创编,使其在未来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幼儿需求。通过如此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积累创编知识与经验,更为其职业发展与幼儿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丰富实践活动与机会

高职院校应增加实践活动的频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创编实践机会,这对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舞蹈创编比赛、幼儿园舞蹈表演、校内外的艺术交流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的舞台环境中演练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可以更深入理解舞蹈创编的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设立团队协作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舞蹈创编,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学习,激发创作灵感。同时,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幼儿舞蹈表演,帮助他们分析表演者的创编思路与技巧,让他们了解专业舞者在舞蹈编排中的细节和构思,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三)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培训与研讨活动,以提升其在舞蹈创编领域的指导能力。通过教学研讨会,教师们可以相互分享宝贵经验与创编技巧,不仅能提高个人素养,更促进了教学理念的革新。同时,应引入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从而帮助教师掌握前沿舞蹈创编技巧,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激励者,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经典舞蹈作品创作背后的心理与艺术逻辑,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教师应保持对教育理念及实践探索的敏锐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响应日益变化的教育需求。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发展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面进步。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

幼儿舞蹈创编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艺术活动,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融合,推动舞蹈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开拓学生的创作视野。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可以引入音乐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舞蹈表达音乐情感。

例如,在教授节奏与舞步时,可以同步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感和表现力,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于创编中。同样,在创编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舞蹈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如何设计舞蹈服装、道具与舞台布置,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舞蹈创编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五)营造良好的创编氛围

高职院校应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创编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创造性思维为驱动力。通过设置创编展示活动,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想法与经验,促进互动与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共同分享成功与失败,携手实现成长与进步。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外部比赛和展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一展风采。在创编评审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通过多元化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创新尝试的意义,将失误视作学习的组成部分,以减轻他们在创作上的心理负担。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在无形中铸就他们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师指导、跨学科融合以及创新氛围等多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更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柳.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 2024(4):90-93.

[2]李竞仪.探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摘, 2023(24):0010-0012.

[3]金欢.现代教育资源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之肢体表现能力的成效研究[J].科学咨询, 2023(3):87-89.

作者简介:于翀一.出生年月:1980.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林甸县。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