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地方媒体民生新闻报道现状与优化路径

作者

丁静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一、引言

在媒体格局持续演变的当下,民生新闻作为地方媒体连接民众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民生新闻聚焦百姓生活的点滴,从柴米油盐的价格波动,到社区环境的改善诉求,再到就业、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议题,都是其关注的范畴。它不仅是民众了解身边事、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地方媒体展现社会责任、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领域。然而,在新媒体冲击、受众需求多样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亟待探寻有效的优化路径,以实现新的发展突破。

二、地方媒体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一)报道内容同质化严重

许多地方媒体在民生新闻选材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常见的报道集中在交通事故、消费纠纷、邻里矛盾等日常琐事。例如,在某一时间段内,多个地方媒体对同一区域内的菜市场摊位纠纷进行报道,从事件描述到采访对象,都极为相似。这种同质化现象使得受众在浏览不同媒体的民生新闻时,产生审美疲劳,难以获取到独特且有价值的信息。其根源在于部分媒体缺乏深入挖掘新闻素材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习惯于跟风报道,未充分发挥地方媒体贴近基层、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优势。

(二)报道形式传统单一

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在报道形式上,多依赖传统的文字加图片、视频的模式。以电视民生新闻为例,常见的形式是记者现场报道,搭配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部门人员的画面,形式较为固定。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单一的报道形式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今,受众对于新闻的呈现形式有了更高要求,期望能够通过更加生动、互动性强的方式获取信息。而地方媒体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报道形式创新上进展缓慢,未能充分利用短视频、H5、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

(三)报道深度不足

多数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停留在事件表面。在报道教育政策调整时,往往只是简单传达政策内容,未深入分析政策调整背后的原因、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后续变化。这使得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深度解读的需求。部分媒体为追求时效性,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挖掘新闻事件的核心要素和潜在影响,导致报道流于形式,难以引发受众的深入思考和广泛关注。

三、地方媒体民生新闻报道优化路径

(一)创新报道内容,挖掘独家素材

立足本地特色,关注小众领域:地方媒体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民生故事。在一个以传统手工艺闻名的地区,媒体可以聚焦手工艺人的传承困境与创新尝试,这类小众领域的报道不仅具有地方特色,还能满足受众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关注本地特色文化、小众产业等领域,能够打造出差异化的民生新闻内容,避免与其他媒体的同质化竞争。

强化调查性报道,聚焦民生痛点: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民生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进展缓慢、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不合理等,地方媒体应开展深入的调查性报道。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居民,收集多方面的信息,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报道不仅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还能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丰富报道形式,融合新媒体技术

运用短视频,打造碎片化传播:短视频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覆盖面广的特点。地方媒体可以将民生新闻制作成短视频,突出新闻的核心亮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制作关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说明,吸引受众的关注,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能够将民生新闻精准推送给感兴趣的受众,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开展直播报道,增强互动性:对于一些重大民生事件,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工仪式、民生政策的解读会等,地方媒体可以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报道。在直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让受众能够实时提问、发表意见。在民生政策解读直播中,专家可以实时解答受众关于政策的疑问,增强受众与媒体、政府部门之间的互动。这种直播报道形式能够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进展,提高新闻的参与感和传播效果。

(三)提升报道深度,加强新闻解读

培养专业记者,提升业务能力:地方媒体应加强对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新闻采访、分析和解读能力。记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还要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在报道医疗卫生领域的民生新闻时,记者需要了解医疗改革政策、医学专业知识等,以便能够深入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培养专业记者,能够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建立专家库,提供权威解读:为了增强新闻解读的权威性,地方媒体可以建立专家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民生新闻提供解读。在报道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时,邀请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对政策进行解读,分析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和普通购房者的影响。通过专家的权威解读,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价值。

四、结论

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创新报道内容、丰富报道形式、提升报道深度等优化路径,能够实现新的发展突破。在内容创新方面,立足本地特色、强化调查性报道,挖掘独家素材;在形式丰富上,运用短视频、开展直播报道,融合新媒体技术;在提升深度上,培养专业记者、建立专家库,加强新闻解读。只有不断优化民生新闻报道,地方媒体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新时代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持续为民众提供有价值的民生新闻服务,发挥地方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刚 , 王春宇 , 王青沙 . 地方主流媒体智库建设路径优化研究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2,(11):56-58.

[2] 赵怡 . 融媒体时代新闻深度报道的挑战与策略 [J]. 中国报业 ,2024,(24):36-37.

[3] 曹清 . 主流媒体提升民生新闻报道公信力的路径探究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4,(12):76-78.

[4] 王雅慧 . 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分析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15):65-67.

[5] 高 鸿 . 地 方 电 视 台 民 生 新 闻 报 道 现 状 及 对 策 [J]. 中 国 报业 ,2023,(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