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视域下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自主探究策略
黄文超
广州市海珠区大塘幼儿园 510310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形成和健康体魄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适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引导,可以促成幼儿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使幼儿实现自我的飞跃进步。我园依据孟万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定义和分类编制问卷,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与本园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爱心”“勇气”“学习品质”为重点培养幼儿达成的三项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品质”目标导向的一系列体育游戏,最终促使幼儿发展达到“乐心健体”的育人目标。本文将以积极心理视域下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自主探究为观察点,探讨游戏的组织策略。
一、我园体育游戏的自主探究现状
幼儿园体育游戏以身体动作练习为核心,包含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练习。游戏形式具有规则、角色、情节性、娱乐性和竞赛性。我园开展常规体育游戏(15-30 分钟)及户外自主游戏(区域性自选,1 小时)。游戏的实施要点注重游戏前的情境创设、游戏中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游戏后积极经验的积累。教师利用场地,提供丰富器械(球、棒、圈、绳、平衡、投掷、自制、生活物品等),鼓励幼儿自主探究材料玩法,持续激发其好奇心、探索欲和挑战精神。
二、体育游戏的自主探究策略
(一)积攒“勇气”,“情境”来帮
勇气品质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关键积极心理特质,对个人成长和应对挑战至关重要。《辞海》将其定义为有胆量、不怕危险和困难的精神与行为,强调其不仅是外在表现,更是克服恐惧、勇于担当的内在力量。黄敏娟(2021)指出幼儿勇敢包含身体、心理和道德三个维度。教师需创设积极的环境氛围,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幼儿克服内心恐惧。情境创设作为幼儿园常用教学手段,能有效营造适宜氛围,激发幼儿情感,使其迅速投入特定游戏场景,专注于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其勇气品质。
中班游戏《勇敢的喜羊羊》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创设情境,围绕“营救沸羊羊”主题,设置“羊村”、“灰太狼城堡”、“小河”等场景。通过“羊群练功”和“解救沸羊羊”的情节,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究助跑跨跳、走平衡、高处向下跳等运动技能。教师提供绳类器械形成不同跨跳高度,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助跑距离;利用桌椅形成不同跳台高度,鼓励幼儿探究安全平稳落地的动作。这些情境对中班幼儿具有一定难度。为激发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通过动作和语言(如扮演灰太狼挑衅:“哈哈,你们救不了他,我会把路设得更难走!”)进行鼓励。这种“反派刺激”有效激发了幼儿战胜困难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勇敢完成挑战。
(二)呵护“爱心”成长,同伴互助为先
积极心理学认为,爱心品质(如友善、爱、合作、分享)体现人际情感联系与互助精神。李婷(2021)研究指出: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不能简单结合游戏(娱乐性、自主性)与教育(功利性),否则会丧失游戏本质。关键在于:创造适宜情境、准备合适材料、满足幼儿需求、激发好奇心。幼儿的社会交往主要在游戏中发生,游戏能打破隔阂,是培养社会智力及爱心品质的最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社会交往行为是爱心品质的萌芽温床。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体育游戏中,促使幼儿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形成爱心品质?
众所周知,幼儿的社交行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在3 岁以前尚处于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阶段,对同龄伙伴的关注度较低,在 3 岁起,则开始进入联合游戏阶段,这是一个发展社交能力、培养爱心积极品质的重要阶段。
小班游戏《狼来了》中,教师巧妙运用“幼儿雨伞”和“大人雨伞”作为“小蘑菇”和“大蘑菇”。幼儿扮演“小兔子”,在“狼来了”时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躲避,并利用“蘑菇”进行弯腰钻爬,趣味十足。游戏设计了“躲藏”环节,并逐步减少“蘑菇伞”数量,制造躲藏空间危机。教师适时引导:“蘑菇伞被狼吹走啦!有的小兔子没地方躲怎么办?”,激发幼儿自主探究互助方法。受同情心驱使,幼儿主动社交:有的喊“快来我这里!”并缩紧身体腾空间;有的举高伞让更多同伴躲入。这个开放情境为幼儿提供了交流互动机会,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表达情感、理解他人需求,促进爱心等积极品质的形成。
(三)“学习”优质发展,深究“多玩多变”
学习品质(如好奇心、创造力、洞察力)源于积极心理学的智慧品质,是核心人格优势。孟万金教授强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提升智慧品质。环境对幼儿思维发展至关重要:李梅(2014):单调环境不利发展,需创设启发性、开放性环境,支持探索、创造与思考,促进好学与寻求新路径,培养智慧。刘炎(2004):幼儿能自由选择和取放的材料增强其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体育游戏中创设区域性自选游戏,可拓宽幼儿自主探究空间,为学习品质的优质发展拓展多层次空间。
我园长期通过体育区域性自选游戏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以大班“民间游戏”区为例,提供多种经典游戏材料(如“跳房子”、“木头人”)。幼儿自主组队,共同商讨选择游戏并制定规则。教师倡导“老游戏新玩法”,鼓励幼儿创新。典型案例如“木头人”演变为“冰冻球”游戏。首先加入材料与任务,引入轻质球体,增加“从起点运送球至终点”的任务。其次改变规则与距离,大幅拉长距离,喊令者位于终点。幼儿可在口令期间快速移动,听到“冰冻”(替代“不许动”)必须瞬间停止,否则返回起点;成功运送一球后折返。最后简化口令, 最终优化为“冰冻”(停)与“解冻”(走)。这一由幼儿主导的创新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与游戏热情,使新规则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最终在游戏区诞生了真正属于幼儿、深受喜爱的新游戏。
从以上传统游戏“木头人”到新游戏“冰冻球”的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过程,支持和鼓励幼儿多角度、全面地看待游戏,允许幼儿批判性思维的萌芽,给与幼儿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与时间,让幼儿“多玩多变”,促使幼儿不断学习,从而获得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视域下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实践,在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上起到积极可行的促进作用,其中,我园在体育游戏中自主探究方面的行动研究,犹如有益的营养,进一步滋养着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茁壮成长。
孟万金教授于 2007 年率先提出了“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一说,并以此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教育宗旨,我们相信,“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让我们一起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黄敏娟 , 鄢超云 . 幼儿勇敢品格的理论解析及培育建议 [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37(10).
[2] 刘玉娟 . 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3] 李婷 , 王谢祎 . 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运用探析 [J]. 智力 ,2021(09).
[4] 罗秋彦 . 幼儿园体育区域自选游戏的研究——以 A 幼儿园为例 [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M].教育研究.2008.
基金项目 : 本文系“2025 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乐心健体:积极心理视域下幼儿体育游戏的实践探索 ( 项目编号 :202411163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