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的农村高中生阅读胜任力策略研究
钟泽丽
四川省彭州中学 611930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 英语阅读细节理解胜任力 策略研究
首先,我们从高考英语命题的规律来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阅读,多是以说明文为主,以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为辅。而主题语境通常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语境包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终身学习、家庭生活、体育健康、社会交往、志愿服务、科技发展、文学艺术等。从设题角度来看,阅读理解的考频由高到低为: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要义、猜测词义。
其次,从高考命题趋势来看。高考阅读理解很可能还是会以说明文为主;以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为辅为命题原则;设题以考察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为主,以主旨要义、猜测词义为辅。文章篇幅长短会和以往差不多,文章的选题还是会继续弘扬正能量,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所设的选项会更具有干扰性和迷惑性,能直接根据文章句子就直接能选出答案的试题越来越少,设问与语境的联系、与上下文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一、关键词界定
胜任力:通常是指有利于有效工作的个体特征和指向特定组织环境、文化氛围和工作活动中的工作绩效的、可预测行为特征。
英语学习胜任力是指学生在学校或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组织环境和英语学习活动中,绩优者在英语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思维、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知识、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文化品格方面所具备的有利于英语有效学习的个体特征和学生实际在符合一定英语文化背景下正确运用英语语言的行为能力。英语学习胜任力有以下基本要素:
(1)语言能力:口语、书面语篇,题材理解,意义建构,语篇分析,学习态度,成就动机,语言实践,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效果评估,元认知策略;
(2)思维能力:观察与发现,比较与分析,逻辑思维,概念建构,信息记忆与转换,批判思维,严密思维,创新思维;
(3)文化价值观:文化鉴别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评价能力,文化解释能力,文化比较、归纳能力。
二、英语学习胜任力在农村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农村英语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由于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师资、学生学习力、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农村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所以农村英语教学质量也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以下,我简单整理了农村英语教学的问题:
从教学条件看,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落后,从而使教师在选择即与时俱进又适合的农村学生的教学手段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2. 从评价方式看 ,课改前,学校普遍遵循应试教育,评价学生和教师时把焦点集中放在考试成绩上;课改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的学习及教师能很快转变教学观念,可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观念难以发生改变。
3. 从师资方面看 ,农村英语教育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效发挥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 ,由于工资落后、条件艰苦等原因教师数量不足 ,部分农村村中甚至挑选教授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本校英语教师。其次部分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学历不高,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教师为数不多。再次,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方法有待提升。由于以上一系列主、客观原因,部分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难以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4. 从教学对象看 ,部分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较困难,除了听说方面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城里学生,因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也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习方法较为呆板,因此英语学习质量不高。
三、高中英语细节阅读提高策略
(一)明确细节理解类题目的常用命题形式。
在高考中,对于细节理解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词语细节类,其答案基本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出来 , 考生只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与原文进行对照 , 就能迅速锁定答案 ; 二是隐含细节类 , 这类题目虽然不能直接从原文找到对应的词汇或短语 , 但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的隐含意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如原因、方式、结果或者作者表现出的欢喜、悲伤、遗憾等获得答案。
(二)熟练运用细节理解类题目的常用解题方法
1. 题干定位法,也称作直接信息题
题干定位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上的要求是什么,根据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运用略读及略读技巧快速找到文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仔细比较所给选项与原文对应信息,直接锁定正确答案。
2. 细节排序题—首尾排除法
当我们在做排序题时,要教会学生先去锁定第一个发生的动作,然后紧跟着去找最后一个发生的动作。通过这一波操作后,几乎可以去掉一半的选项。然后再缩小范围,通过排除法确定正确选项。
3. 数字计算法—查读分析法
当我们在教学生查读分析法时,首先要教会他们明确题干的要求,锁定原文中相关信息;其次,对文章中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去掉干扰项信息和无用信息,保留我们需要的数据;然后再利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
得出我们需要的数据,锁定答案。
4. 间接信息题—断章取义法
所谓断章取义法,是指我们在明确题干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在文章中去寻找和搜索相关的单词、短语或者句子等相关信息。熟读题干,准确无误的弄清楚每个选项的意义,寻找与原信息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推断出正确选项。还可以通过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信息,选择正确或最佳选项。
5. 间接信息—例整体解题方法
为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加明确,作者经常用具体的例子打比方,这些例句或比喻成为命题者提问的焦点。需注意的是例子或比喻一般是和文章或段落中心紧密相关的。
阅读时对于 for example , for instance ,such as ,as 等引导的例子多加注意,这些例子之前或之后不远处都通常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这句话就是答案,即被例证的对象与目的。总结说明前有时伴有提示词,如 thus ,therefore , in conclusion, as a result 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R]. 北京, 2016.
2. 程晓堂,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5).
3. 高洪德. 文化品格目标:英语课程的重要发展[J]. 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