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导向的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优化路径研究
徐倩婷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中心幼儿园 519100
1、引言
课程游戏化作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活动组织形式。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的推行,我国幼儿教育正经历从 " 教师中心 " 向 "儿童中心 " 的转变,课程游戏化成为这一转变的核心抓手。本研究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聚焦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问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优化教师指导策略,提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游戏化水平和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2.1 课程游戏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课程游戏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及杜威的 " 做中学 " 教育思想。皮亚杰强调儿童是通过主动探索和游戏来建构知识的,维果茨基则提出 " 最近发展区 " 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支持性指导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而杜威主张教育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这些理论共同为课程游戏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具有独特价值。根据 2023 年《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实施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中,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高,参与度提升了约 35% 。同时,课程游戏化能有效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使学习过程更加自然、愉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游戏化设计能够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
2.2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应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课程游戏化理念在我国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 2022 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 18 个省市 300 所幼儿园的调研数据显示,约 65% 的幼儿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了游戏化元素,其中一线城市幼儿园的应用比例达到 80% 以上,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低,约为 40% 左右。应用形式主要包括角色扮演游戏( 42% )、情境模拟游戏( 38% )、探究性游戏( 32% )以及社区参与活动( 28% )等。
在实践应用中,课程游戏化展现出显著成效。成功案例表明,游戏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2023 年上海市优质幼儿园评选中," 社区小超市 " 社会实践游戏项目获得高度评价,该项目通过模拟超市经营,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数字概念、社会交往规则和消费意识。然而,游戏化程度和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幼儿园间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实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教师指导策略优化的必要性及关键因素
3.1 优化教师指导策略对提升课程游戏化效果的重要性
教师指导策略作为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关键环节,其优化对提升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游戏化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适宜的教师指导能够显著提升游戏化活动的教育价值。根据 2022 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的实验数据,采用优化指导策略的实验组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表现比对照组高出 32% 至 45% 。适当的教师指导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有意义的连接,深化学习体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还能有效解决当前课程游戏化实施中的核心问题。2023 年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 " 形式化 " 和 " 表面化 " 问题,有超过 60% 与教师指导策略不当有关。优化教师指导策略,实现从 " 过度干预 " 或 " 完全放手 " 向 " 适度引导 " 转变,有助于平衡教育目标与幼儿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提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3.2 影响教师指导策略优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教师指导策略优化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养、幼儿园文化环境、资源支持以及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教师专业素养是首要因素,2022 年《中国幼儿教师游戏化课程实施能力调查》显示,具备游戏化理念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占比约 32% )能够更加灵活地设计和指导游戏化社会实践活动,而缺乏相关培训的教师则倾向于采用传统指导方式。幼儿园的文化环境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指导策略选择,支持创新和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园所文化能够促进教师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指导策略。
资源支持是另一关键因素。数据显示,资源充足的幼儿园(约占 35% )教师指导策略更加多元化,而资源匮乏的幼儿园教师则倾向于采用简单化、程式化的指导方式。
4、结论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课程游戏化导向下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路径,提出了基于游戏化理念的教师指导模式重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培训体系完善、多元化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反馈优化、家园协同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四个具体优化路径。随着新一轮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教师指导策略优化将持续深化,为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实现幼儿教育从 " 以教为中心 " 向 " 以游戏化学习为中心" 的范式转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雄, 詹露, 杨晓萍. 幼儿园课程治理的区域推进理路[J]. 学前教育研究,2025, (03): 39-46.
[2]姜月 . 幼儿园“趣”文化建设与思考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5,(02): 73-76.
[3]捌马阿末 , 罗绒曲批 . 四川民族地区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J]. 民族学刊 , 2025, 16 (02): 105-112+151.
课题项目: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第四批(2024 年度)资助项目,课题名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4ZHGHKT11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