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提升手术患者转运安全性的多角色协作路径

作者

魏育鑫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1 提升手术患者转运安全性的重要性

1.1 维护医疗机构医疗活动有序开展与秩序稳定的必要条件

医疗活动有着严密的流程和规范,从患者入院检查、制定手术方案、实施手术到术后护理,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手术患者转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转运工作需要多个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协同配合,涉及时间安排、路线规划、设备调配等多项内容。转运环节出现安全问题,如患者在转运途中出现意外需要紧急处理,会打乱原本的医疗安排,原本计划好的下一台手术可能被迫推迟,病房的接收准备工作也需要重新调整,影响手术后续的治疗计划实施[1]。转运安全得到保证,各个医疗环节才能有序衔接,医护人员可以按照既定流程开展工作,手术室能够按时完成患者交接,病房能够提前做好接收准备,减少因转运问题带来的工作延误。

1.2 推动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与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医疗质量体现在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问诊沟通到手术操作,再到术后护理,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关乎整体医疗水平,手术患者转运环节的安全状况直接反映医疗质量的高低。重视并提升转运安全性,医疗机构会对转运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进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接受更多关于转运安全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操作规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转运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医疗环节进一步规范运作,如术前检查会更加细致,术后护理会更加周到,形成良性循环。

2 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多角色参与

2.1 医护人员的核心主导作用

医护人员是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直接照护患者的重要职责。医生在转运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查看患者的手术记录、生命体征数据和各项检查结果,根据这些信息确定适合的转运方式和路线。医生还要向护士详细说明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比如患者是否有特殊的体位要求,是否需要持续监测某项生命体征。护士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准备好转运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像监护仪要提前调试好参数,氧气袋要确保充足的氧气量,急救药品要按规定摆放以便快速取用。在转运过程中,护士要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转运途中,医护人员要相互配合,小心地移动患者身体,将患者平稳地转移到转运工具上,并用约束带做好固定,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坠床等意外,确保患者身体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因体位变动引发伤口疼痛或病情变化。

2.2 辅助保障人员的支撑作用

辅助保障人员为手术患者转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是转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后勤保障人员每天都要对所有转运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平车的刹车要反复测试确保灵敏有效,轮胎要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车面要擦拭干净并铺上干净的床单。发现转运工具有任何损坏,要立即安排维修或更换,绝不让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具投入使用。电梯操作人员要提前了解当天的手术安排和转运计划,根据转运时间和路线,提前调度电梯,确保在转运队伍到达时电梯能够及时到位。遇到多个科室同时需要转运患者的情况,电梯操作人员要合理规划电梯使用顺序,避免因等待电梯延误转运进程。保洁人员要定时对转运路线进行清扫,及时清理地面上的积水、杂物和障碍物,保持通道两侧的墙壁和扶手干净整洁。对于一些特殊的转运路线,比如从手术室到重症监护室的通道,保洁人员要增加清扫频次,为转运创造畅通、整洁的环境。

2.3 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作用

患者及家属在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配合程度影响转运工作的推进。患者在转运前要认真听取医护人员的指导,按照要求保持合适的体位,比如需要平卧的患者不能擅自坐起,有伤口的部位不能随意扭动,避免因身体活动不当对伤口造成牵拉或压迫。在转运过程中,患者要尽量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翻动身体,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家属要严格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在转运开始前将患者的个人物品整理好交给指定的医护人员,不要在转运路线上聚集或停留,更不能围在转运工具周围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家属不要随意触碰转运设备和患者的伤口,以免造成设备故障或导致患者伤口感染。在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家属要按照接收科室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办理相关手续,配合做好患者的安顿工作。

3 手术患者转运安全性的多角色协作路径

3.1 建立健全多角色协作机制

医疗机构应搭建专门的协作平台,让医护人员、辅助保障人员、患者及家属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明确各自在转运工作中的职责与衔接节点。平台需制定统一的协作规范,对转运前的准备、转运中的配合、转运后的交接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医护人员需在平台上提前提交转运计划,明确转运时间、路线和所需设备;辅助保障人员根据计划做好转运工具检查、电梯调度和路线清理工作;患者及家属通过平台了解转运流程和注意事项。平台定期组织各角色参与协作会议,汇总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让各角色在协作中有章可循,形成高效配合的工作格局。

3.2 强化各环节流程衔接

转运前,医护人员需与辅助保障人员核对转运工具的性能和数量,确保设备符合转运要求;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转运中的配合要点,让患者做好体位准备,家属整理好相关物品 [3]。转运中,医护人员专注观察患者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辅助保障人员在前方引导路线,及时清除突发障碍物,确保转运通道畅通;患者保持稳定体位,家属在指定位置等候,不干扰转运操作。转运后,医护人员与接收科室完成患者信息和病情交接,辅助保障人员对转运工具进行清洁和检查,患者及家属配合接收科室完成后续手续,让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减少衔接漏洞。

3.3 完善监督与考核制度

医疗机构应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对转运过程中的多角色协作情况进行检查,查看各角色是否按规定履行职责,协作环节是否存在疏漏。监督小组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查阅转运记录、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全面掌握协作实际情况。将协作表现纳入各角色的考核体系,对严格遵守协作规范、保障转运安全的人员给予表彰;对因协作不到位导致转运出现问题的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并督促整改。通过持续的监督与考核,倒逼各角色重视协作工作,不断提升协作质量,为手术患者转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结论

提升手术患者转运安全性离不开多角色的协同配合。通过建立健全协作机制,能够让各角色明确职责、有序参与;强化流程衔接,可减少环节漏洞,保障转运顺畅;完善监督与考核,能倒逼各角色提升协作质量。多方共同发力,形成闭环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手术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宁 , 单单单 , 张静 . 多学科团队协作路径化管理模式对麻醉科手术患者转运质量, 护理质量及身心应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 42(3):5.

[2] 杨会梅 , 卢晓云 , 刘兰 .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作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1, 021(004):234-236.

[3] 苏广生 , 杨丽华 , 陈焕辉 , 等 . 多学科协作对 ECMO 患者转运安全的影响 [J]. 临床护理研究 , 2024, 33(2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