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导航与数智赋能下口腔医学“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改革研究
郭芳 郑丹青 杨波 刘宁 吕星星
西安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西安 710021
医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学阶段是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关键环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成为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在口腔医学领域,传统以疾病为主线、“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虽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体系,但存在学生缺乏主动性、结论性知识多导致理解性记忆不足、知识运用困难等问题,难以让学生实现从疾病纵向思维到症状横向思维的转化,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因此出现了以典型临床症状为基础、多种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为主线的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法。
一、“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方法
“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模拟临床诊疗过程,助力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技能,提升临床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以症状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实际临床中该症状可能涉及的病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等工作,让学生全面把握疾病诊治[1]。作为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它促使学生在有效分析症状后,自主查找资料,必要时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全面分析相关疾病,为课堂师生有效互动奠定基础。课堂上对诊疗流程的讨论与操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纠错,锻炼学生基本功,为后续诊断提供线索,助力学生全面把握疾病诊治并开展针对性临床诊疗,同时培养学生自学、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思维模式转变筑牢基础。
二、“拟临床诊疗式”教学的研究进展
国内医学院校的相关研究为口腔医学“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皖南医学院陈雅洁等 [2] 在“‘以症求因’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发现,该教学法结合临床工作需求指导学生,能有效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助力思维模式转变,并培养通过资料查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立等 [3] 的“疾病主次症状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讲授临床症状时区分主次,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分析能力,此方法作用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丁星文等[4] 的“引入疾病基础讲解的症状学教学效果探究”显示,该创新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和问诊能力,尤其对现病史问诊作用显著。采用该教学法可提升学生主动怀疑疾病并通过提问鉴别判断的能力,利于形成整体医学思维。
在口腔医学领域,团队围绕口腔门诊常见症状,开展“基于患者主诉的快速诊断及处理”系列研究,系统梳理了牙体、牙周、颌骨等组织疾病的“症状- 疾病”对应关系,成果发表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为“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提供了案例资源 [5-8]。
三、思政融合与数智赋能下“拟临床诊疗式”教学的关键融合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入
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需深挖课程思政,将课程教学与培养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同频共振 [9]。在“拟临床诊疗式”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呈现“场景化、专业化”特征。一是职业伦理渗透,通过在案例中设置“患者经济困难时的治疗方案选择”、“知情同意中的沟通艺术”等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意识。二是科学精神培育,通过还原疾病认知的历史进程(如从“根管治疗术的争议”到“现代牙髓病学的建立”),引导学生理解医学发展的曲折性,培养批判性思维。武汉大学在教学中增设“误诊案例反思”环节,要求学生从技术操作与职业态度两方面分析失误原因,实现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塑造的统一。
(二)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数智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且资源多元化 [10]。此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等数字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它们能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学习过程不可控等问题。具体而言,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查找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自学完成课前小任务;线下课堂则采用“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方法,结合大数据追踪学生的听课情况,并借助案例、任务驱动等多种手段让课堂更活跃。例如空军军医大学开发的“数字化牙体预备仿真系统”,可实时捕捉学生的操作轨迹,通过 AI 算法与标准流程比对,即时反馈“牙体磨除量过大”、“边缘形态不连续”等问题,经实践证明,学生的操作合格率较传统模型训练显著提高。
(三)评价体系的优化重构
传统“期末一张卷”的评价模式被多维体系取代。一是过程性评价,采用“临床思维日志”记录学生从症状分析到诊断决策的全过程,重点考察逻辑连贯性而非结论正确性;二是情景模拟考核,通过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全面评估临床技能与应变能力;三是 360 度反馈,整合标准化病人评价(沟通能力)、同学互评(团队协作)、教师点评(专业素养)等多维度数据,形成立体评价报告。
四、展望
未来,随着数智技术的持续迭代与思政教育融入深度的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加速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建构”的转型,为培养具备高尚医德、扎实临床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口腔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 黄 琴 . 医 学 教 学 模 式 若 干 思 考 与 构 想 [J]. 教 育 教 学 论坛 ,2014,(29):113-114.
[2] 陈雅洁 , 徐阳 , 殷照才 .“以症求因与反向设计”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41(03):252-256.
[3] 黄立 , 杨欣 . 疾病主次症状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工程 ,2023,31(08):50-53.
[4] 丁星文 , 杨轶 , 陈鹏文 , 等 . 引入疾病基础讲解的症状学教学效果探究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40(18):64-67.
[5] 翟莎菲 , 郭芳 , 吴中明 , 等 . 基于患者主诉为导向的牙体组织疾病快速诊断及处理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4,17(06):755-758+763.
[6] 张博伦 , 刘昌奎 , 胡开进 . 基于患者主诉为导向的牙周疾病快速诊断及处理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4,17(06):759-763.
[7] 郭芳 , 梁斌 , 吴中明 , 等 . 基于患者主诉为导向的唾液腺疾病快速诊断及处理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4,17(05):624-627.
[8] 梁斌 , 郭芳 , 吴中明 , 等 . 基于患者主诉为导向的口腔软组织疾病快速诊断及处理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4,17(05):628-631.
[9] 田菊梅 , 张柏梁 .“新思政”格局下《口腔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09):149-151.
[10]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 2024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
基金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