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路径

作者

李灿

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 401329

引言

中职学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职业意识逐步形成的阶段,面临着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自我认识等问题,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也存在着对未来职业的迷茫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准备,两者整合,能更好地服务中职学生成长成才,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目标明确,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重要性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健康心理,在中职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较为频繁,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观,提高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职业生涯规划是从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找到爱好与职业间的契合点,提高职业素质。两者相结合就是从心理、职业两方面促进学生,使其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在心理、职业等方面有所成长,真正地全面发展。

2. 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或升入高校继续学习,尽快步入职场,顺利地适应职业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模式,就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把职业生涯压力、职场人际交往等心理方面的认知和应对策略融入其中,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上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调节心理状态,进入职场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面对职场的困难和挫折,缩短适应期,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3.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能够使学校完善教育体系,一方面消除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融合了不同学科内容,拓展了学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使学校得到更多社会信任。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1. 课程设置相对独立

当前大多数中职校心理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割裂式开设,前者以心理知识的讲授和一般的心理问题的疏导为主,后者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为主,这种割裂式开设,造成两种课程间缺乏勾连与融通,学生难以基于心理知识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自我的心理特质。

2. 教学方法单一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方法上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得多,实践运用和案例分析得少,学生听讲积极性不高,不能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自己心理调适的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照本宣科,机械地讲解职业规划流程,忽视了学生具体需求,学生自我探索和职业体验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

3. 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都需要专业的教师,而中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对心理学的最新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不够深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也缺乏企业经验,对各行业发展、职业要求了解不足,不能对学生们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指导。师资队伍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两个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融通效果。

三、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路径

1.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融合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体系的渗透把心理学知识课程、融入职业测试、生涯规划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职业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自己,了解职业。

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融合效果

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要提高两者的结合度,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运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学习面对职业挫折和人生危机的处理方式。采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职业测评软件、心理测评软件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辅导,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融合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融合教学的保障。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学水平,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学习心理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同时,让教师研究教学、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融合教学的水平,并可以构建教师交流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交流。

4. 完善评价体系,关注融合成效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考试评价、作业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比如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规划能力。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困惑、职业困惑的情况,构建学生反馈通道,鼓励学生对课程和教师提出意见,构建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通过以上举措,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效融合,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结语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职业生涯适应力的时代大势所趋,完善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测评体系等路径有助于打破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的冰层,让二者真正融合。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必要性,找到符合学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之路,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如此,才能为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培养出更多心理素质过硬、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传军 .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 [J]. 现代青年 , 2024(8):54-57.

[2] 虞杰 , 诸鑫鑫 .”一核四驱”中职学生生涯一心理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究 [J].2025.

[3] 谭轹纱 尹浪 帅培清. 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融合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23, 44(17):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