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全球南方合作新模式-中拉经贸合作

作者

赖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广州 510600

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贸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拉关系驶入“快车道”,2021 年,中拉贸易总额首次突破 4500 亿美元,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5184.7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边连续6 年保持高速增长。2025 年 1 至 3 月,中拉贸易总额 1183.0 亿美元。2024 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约 147 亿美元,拉美国家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达 3.7 万家,拉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拓展,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双边投资与贸易持续增长。

中国与拉美国家产品结构存在天然互补性。拉美地区涵盖33 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超 6.5 亿,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近年来拉美国家在中国贸易比重逐步增加,2023 年,中国与拉美双边贸易额达 3.42 万亿元,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1.7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 ,高于出口平均增速;与2018 年相比,对拉美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 1.6 个百分点。拉美国家整体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经济复苏,激发了进口需求,开拓拉美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与拉美多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在 2025 年正式生效,关税减免范围扩大至 95% 的商品类别。智利、秘鲁等国家对华出口的 98% 产品实现零关税,双边贸易成本降低约 15% 。与中国双边贸易排名前五位的拉美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贸易总额占比达 82.7% ,其中墨西哥排名第一,占中国对拉美出口总额 33.5% ,其次为巴西 24.3% 。对华出口金额方面巴西占比高达 50.5% ,其次为智利 17.7% ,秘鲁 10.5% 。中国主要向拉美地区出口机电产品、机动车辆、橡胶制品等相关产品,出口产品种类众多,涵盖了 1000 个品目。中国从拉美国家的进口产品以原材料为主,包括大豆、铜、铁矿砂、石油等农产品和矿产品。

中国对拉美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至35% ,高技术产品占比提升至 40% ,成为第一大出口品类。电动汽车出口增长25% ,锂电池出口增长 18% ,光伏组件出口增长 12% 。进口结构同样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矿产资源和农产品仍占比达 60% ,高附加值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其中智利车厘子进口增长 30%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进口增长 20% 。拉美国家的生物技术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对华出口增长 45% ,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转口贸易在中拉贸易中占比已达 18% ,巴拿马、智利和哥斯达黎加成为主要转口枢纽,其中巴拿马科隆自贸区处理了中国对加勒比地区 60% 的转口贸易。中国机电产品通过巴拿马转口至中美洲的规模同比增长 22% 。中国企业在墨西哥设立的代工厂数量增加 35% ,利用美墨加协定优势出口北美市场。巴西和阿根廷的代工贸易转向高附加值领域,中国品牌服装在当地代工比例提升至 25% 。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向高端制造爬升阶段,中国与拉美地区贸易合作日益趋于绿色化和数字化,有力推动拉美能源转型和新型工业化。截至2023 年底,中国对拉美地区投资中,在通信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行业中投入占比为 13.6% 。在数字赋能时代,拉美国家致力于发展数字经济,滴滴、阿里巴巴和希音等互联网企业进军拉美地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拉美国家正在推动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拉美地区锂矿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 60% ,宁德时代在玻利维亚及天齐锂业在智利开展业务,比亚迪与长城汽车在巴西等地投产运营,新能源合作成为中拉能源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与拉美国家在金融领域合作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创新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双方在人民币国际化、投融资等方面深度融合。中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专项基金,为拉美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持续提供资金支持。截至 2025 年 4 月,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向拉美地区 21 个国家 260 余个项目提供约1650 亿美元投融资支持,涵盖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制造业、电力、通信等关键领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秘鲁钱凯港项目 2025 年建成后成为拉美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预计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并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中国与拉美国家通过本币结算机制与货币互换协议,逐步降低美元风险敞口,增强区域金融稳定性。中国与阿根廷 2025 年续签的 350 亿元货币互换协议处理了阿根廷 30% 的对华进口结算,以人民币采购中国机械设备、光伏产品等物资。 “货币互换 + 大宗贸易”模式已推广到巴西、智利等国,有助于双方经贸往来与金融稳定,减轻了拉美国家由美元波动带来的外汇储备外流压力。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推动跨境支付与储备功能升级。人民币在拉美地区使用场景日渐丰富,从贸易结算向投融资和储备货币拓展。2024 年人民币在拉美跨境结算份额为 14% ,比 2019 年增长近 5 倍。智利、阿根廷等国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不仅增强外汇资产多元化,降低了拉美国家汇率风险,还提升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中拉金融合作促进了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改善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升级。

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拓展拉美市场,持续深化双方的贸易合作;开辟新的贸易合作领域,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中国外贸版图更加多元化。深入了解拉美市场做好市场跟踪调研,精准对接潜在需求,凭借优势产品和优势领域,在机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贸易空间。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落地发展。协助降低运营成本,助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探索拉美市场机会,与当地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合规经营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通过线上渠道将适合产品推广至拉美市场。

充分利用与拉美相关国家的自贸协定,让双方企业在互惠贸易中都有所得,获取关税减免等制度型红利。通过进博会、广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延揽拉美客商广泛参会,加深双方企业交流和了解。鼓励企业走向全球,利用境外展会和海外市场调研,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拓展跨国业务,鼓励企业多渠道融入拉美市场。通过完善贸易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构筑销售渠道。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拉美国家工业化需求增长,双方贸易合作正呈现出多元化、高技术化和绿色化的新趋势,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中拉经贸合作为拉美经济增添动力 新华社 2024 年12 月

[2] 中国与拉美经贸往来方兴未艾 经济日报 杨啸林 2023 年12 月

[3]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 5184 亿美元 央广网 2025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