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孙宏丽 丛庆祥 郭欣 洪国萍
内蒙古申氏中医医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赤峰市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76 内蒙古自治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中图分类号:R275
慢性湿疹是 种长期 皮肤增厚、粗糙,有抓痕和血痂,尤其夜间 时重,长期的瘙痒和动,给患者带来长然能缓解症状,但长期 抗组胺药物等的应用效果 过热力刺激,激发人体 皮损区域微循环, 加快 能够有效缓解 损区域的微环境 本研究将火针与 ,提高慢性湿疹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 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2 年9 月至2024 年9 月在我院就诊的112 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56 例,男33 例,女23 例,年龄 ( 岁 )46.33±6.24,病程 ( 月 )19.96±3.91。对照组 56 例,男 36 例,
,年龄 ( 岁 )45.77±5.69,病程 ( 月 )19.83±3.53。性别 x2/t 值 0.339,P 值 0.560,年龄 x2/t 值 0.496,P 值 0.620,病程 x2/t 值 0.184,P 值 0.853。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4],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学 ( 第 7 版 )》湿疮之脾虚湿蕴证的诊断标准;近1 个月内未进行相关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肾衰竭或严重肝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过敏者;合并荨麻疹、银屑病等其他皮肤病;精神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智力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排除外部诱因刺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忌酒,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用法用量:均匀涂搽于患处,2 次 /d,疗程 4 周。
1.3.2 观察组
首先对患者皮肤进行常 点燃酒精灯,进行火针治疗时,需严格规范针具加热流程。 此区域温度最高,能确保针体快速升温。持续 3 厘米的关键治疗部位均匀受热,以保证治疗效 入患者的皮损区域,进针深度控制在 1~2 mm, 行调整,一般间隔约为 1cm。操作时从皮损的边缘开 当增加点刺的密度。出针后,立即使用消毒后的干棉球轻按 治疗 2 次,4 次为 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刺络拔罐:刺络拔罐疗法的实施需遵循严谨的操作规范,首先是穴位的精准选取,选择大椎、双侧肺俞、双侧膈俞及双侧脾俞。大椎通阳解表、清热解毒,肺俞能宣肺理气、祛风止痒,膈俞善活血化瘀、调理气血,脾俞则有健脾祛湿、扶正固本之效,多穴协同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操作前,需对选定穴位及周围皮肤进行严格的常规消毒,先用碘伏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待干后再以 75% 酒精脱碘,确保局部皮肤无菌状态,降低感染风险。随后采用皮肤针或三棱针进行叩刺,手持针具时力度需均匀适中,以腕部力量带动针尖垂直叩击皮肤,直至局部呈现潮红且有细微出血点为宜,此程度既能激发穴位经气,又可促使病邪随血而出。完成刺络后,迅速在叩刺部位上放置火罐,通过闪火法使罐内形成负压,确保火罐紧密吸附于皮肤。留罐时间严格控制在 12分钟,此时罐内可逐渐积聚少量瘀血与渗出液,借助火罐的负压持续作用,进一步疏导局部瘀滞的气血、排出湿热毒邪。拔罐后,用消毒干棉球轻按针孔,避免感染,每次治疗15~20 min。每周治疗1 次,治疗4 次。
1.4 评价指标和判断标准
1.4.1 疗效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依据疗效指数、湿疹症状改善情况判定两组疗效。治愈:皮疹、红斑、 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等皮肤症状完全消退,瘙痒、疼痛、灼热感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 显效:皮疹、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等皮肤症状明显缓解, 疼痛、灼热感等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疗效指数在 60%~90%。有效:皮疹、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等皮肤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瘙痒、疼 痛、灼热感等自觉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指数在 30%~59%。无效:皮损症状和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低 于 30%。
1.4.2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
使用 EASI 评分对患者的湿疹综合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主要考察浸润肥厚、苔藓化、红斑、抓痕四个方面。评分标准为:无症状为0 分,轻度为1 分,中度为2 分,重度为3 分。EASI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湿疹症状越严重。1.4.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体系,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整体生活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EASI 各项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 检验;总有效率行 x2 检验。 P⟨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89.29%) 高于对照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 56 例,治
愈 33(58.93),显效 15(26.79),有效 2( 3.57),无效 6(10.71),总有效率 50(89.29)。对照组 56 例,治愈
19(33.93),显效 13(23.21),有效 10(17.86),无效 14(25.00),总有效率 42(75.00)。 X2 值 3.895,P 值 0.048。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综合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 EASI 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综合情况比较(
)单位:分。观察组56 例,浸润肥厚治疗前 2.75±0.28 ,对照组 56 例,治疗前 2.79±0.31,t 值 0.716,P 值 0.475,治疗后 1.01±0.08* ,对照组 56 例治疗后 1. 76±0.22* ,t 值23.975,P 值 0.000。
观察组 56 {5} ,苔藓化治疗前 2.67±0.73,对照组 56 例,治疗前 2.71±0.80,t 值 0.276,P 值 0.782,治疗后 0.76±0.23*,对照组 56 例治疗后 1.79±0.53*,t 值 13.340,P 值 0.000。观察组 56 例,红斑治疗前 2.66±0.41,对照组 56 例,治疗前 2.69±0.49,t 值 0.351,P 值 0.725,治疗后 1. 03±0 .24*,对照组 56 例治疗后 1. 89±0. .33*,t 值 15.771,P 值 0.000。
观察组 56 例,抓痕治疗前 2.36±0.39,对照组 56 例,治疗前 2.38±0.44,t 值 0.254,P 值 0.799,治疗后 1.16±0.15*,对照组 56 例治疗后 1. 83±0.37* ,t 值 12.558,P 值 0.000。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 (P>0) .05),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当,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5),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单位:分。
观察组治疗前 15.39±7.19,对照组治疗前 15.41±7.33,t 值 0.014,P 值 0.988。观察组治疗后 4.09±0.86,对照组治疗后 7.93±1.37,t 值 17.764,P 值 0.000。
3 讨论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湿疹的病情复杂多样,症状 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与环境刺激、遗传及 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 受损是慢性湿疹发病的核心因素之一 。皮肤屏障 质的侵入,皮肤屏障若受损,其锁水防线便会崩塌, 粗糙的状态,出现脱屑,在空气污染、花粉、尘螨、 发炎症反应。此外,家族中有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 慢性湿疹的风险
临床治疗慢性湿疹常给予地奈德乳膏,属于弱效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痒效果好,能迅速缓解慢性湿疹的瘙痒、红肿等症状,且相较于其他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地奈德乳膏不含卤素,一般不会引起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等副作用,也适用于皮肤较薄嫩的部位及小儿。但长期使用地奈德乳膏可能引发激素性皮炎,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多毛、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问题,反而增加治疗难度,且停药易复发,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浸润肥厚、苔藓化、红斑、抓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5) 。
本研究提示,观察组 DLQI 评分 (4. 09±0 .86) 分,对照组 DLQI 评分 (7.93±1.37) 分,这说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更显著。火针借助“火”的热势,振奋气血、扶助阳气,提高正气,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湿疹的抵抗力,而刺络拔罐通过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间接影响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二者联合发挥了协同作用,火针的温热刺激和刺络拔罐的负压刺激,还可以调节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更有效地缓解瘙痒、控制皮损,减少渗出和结痂,使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提高整体疗效。朱烔等研究表明,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改善皮损症状,降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鹏飞,汪华阳,米虽才,等 . 湿疹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 [J]. 中华养生保健,2023,41(21) :66-
69.
[2] 卢以茜,曾婧纯,许创润,等 . 火针疗法的研究现状及优势疾病谱分析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42(2) :415-424.
[3] 莫松雅,李斌,毛红蓉,等 . 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 21 例 [J]. 中医外治杂志,2017,
26(3) :40-41.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 :5-6.
作者简介:孙宏丽(1974-),女,汉,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及理疗康复工作
通讯作者:洪国萍,副主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