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城乡经济互动的影响
周冬梅
中共黄南州委党校 青海同仁 811399
引言
自 2014 年特色小镇概念于杭州云栖小镇首次提出以来,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浪潮。当前,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小镇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提高人们经济收入水平,青海省重要民族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生态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等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了建设成果,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为提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科学指导特色小镇建设,有必要分析黄南州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城乡经济互动产生的影响,汲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另外,也需要对黄南州特色小镇建设策略进行探究,以持续推动小镇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黄南州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近年来,黄南州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融合。目前,已建成并逐步发展起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小镇。在数量与分布上,多个特色小镇星罗棋布于州内各地。同仁市因具有深厚的热贡文化底蕴,且当地村民多从事热贡艺术的制作而积极打造吾屯唐卡特色小镇。在小镇建设的过程中,还侧重将唐卡艺术的创作、展示、销售与旅游深度融合。这样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扩大了唐卡艺术文化的影响。尖扎县依托坎布拉丹霞地貌、原始森林、高原湖泊及藏族村落等自然资源,全力建设坎布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旅游项目。同时,还承办体育赛事,让体育小镇“兴”起来。例如,曾承接尖扎县第二届干部职工运动会坎布拉分赛场活动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做优“旅游+ 健康”文章,提高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水平。在发展阶段上,部分小镇已步入成长期,产业规模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例如,始建于 2018 年吾屯唐卡特色小镇处于成长阶段。而该小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不过,一些新兴小镇仍处于初创期,有待完善基础建设,加强产业培育。
2 黄南州特色小镇对城乡经济互动的影响
2.1 促进要素流动
黄南州特色小镇加快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速度,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是重要的城乡要素,本研究主要从这三个层面探究呈现要素流动。一是劳动力层面。小镇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农村劳动力向小镇转移。例如,随着吾屯唐卡小镇、坎布拉运动小镇的发展,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很多周边农村的村民走入这些特色小镇,从事唐卡制作、旅游服务等工作。与此同时,城镇专业人才也因小镇发展机遇下沉乡村,参与文化创意与运营管理等多项工作,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经济收入水平,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小镇产业发展。二是资金层面。在特色小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资金流动呈现多元化特征。为促进小镇持续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小镇的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小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另外,社会资本则参与到文旅项目中,对项目进行投资,以在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的同时保证自身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1]。三是技术层面。随着电子商务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引入了这两种技术。例如,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搭建了电商平台,提高产品效率,满足城乡居民对产品的需求,同时,还使用数字技术帮助农牧民对接市场,防止出现供需错配问题。
2.2 推动产业协同
现如今,黄南州特色小镇成为城乡产业融合的纽带。以吾屯唐卡小镇为例,唐卡产业是小镇的特色产业。上联城镇文创设计机构,下联乡村画师家庭作坊,形成了“设计 + 生产 + 销售”的协同链条,带动了上千农户参与创作,提高了文创产品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扎毛生态小镇则推动休闲旅游与乡村农牧业结合。其中,城镇旅行社积极组织游客体验农耕、采摘,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而农村合作社则负责为游客提供绿色食材。城镇旅行社与农村合作社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促进了“旅游 + 农业”的价值共享,推动了“旅游+ 农业”协同发展,开创了二大产业共赢局面。布拉运动小镇的赛事经济则拉动城镇酒店、餐饮与乡村民宿、特产销售联动。可见,黄南州特色小镇不仅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2.3 优化空间布局
黄南州特色小镇重塑了城乡空间关系与功能分工。从乡村的角度分析,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当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例如,积极建设道路、污水管网等,并且还推动网络设施建设。而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局限于本镇,而且辐射至周边区域。以扎毛生态小镇为例,小镇在建设污水管网的过程中还向周围的村落拓展,以提高排污能力。随着污水管网覆盖范围的扩大,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形成“小镇 + 美丽乡村”的空间格局。从城镇的角度分析,小镇承接了部分溢出功能。以同仁市为例,其将唐卡非遗展示、旅游集散功能布局于吾屯小镇。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主城区压力,而且强化了文化核心区的辐射作用。总而言之,小镇建设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促进了城乡功能互补,提高了城乡资源的配置水平。
3 持续发挥黄南州特色小镇对城乡经济互动积极影响的建议
3.1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当前,有必要完善劳动力、资金、技术流动机制,进一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在劳动力方面,需要结合小镇产业发展情况与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活动。以吾屯唐卡小镇为例,可以根据文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科学的培训教育内容,加强对农牧民培训教育。例如,可以将唐卡文化、唐卡制作技巧、唐卡体验活动开展方式等融入培训教育中,以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与制作水平,保证他们更好地服务游客,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与此同时,还需要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增强小镇对人才的吸引力 [2]。例如,可以为城镇技术人才、文创团队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鼓励其扎根小镇。在资金方面,可以设立特色小镇产业基金,整合政府专项资金与社会资本,通过“以奖代补”引导资金向农村配套产业倾斜,提高农村配套产业发展水平。另外,可以推广“小镇企业 + 农户”信贷模式,简化农牧民贷款流程,减轻他们创业经济压力。在技术方面,有必要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支持下构建城乡共享平台。例如,可以在小镇设电商服务站,培训农村信息员,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提高产品效率,保证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定期组织城镇专家下乡指导农牧民学习数字技术,增强他们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以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 [3]。
3.2 强化规划与协同
为持续发挥黄南州特色小镇对城乡经济互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小镇规划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建立州级统筹机制,将小镇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例如,可以统一布局坎布拉小镇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路网,促使景区与城镇通勤无缝衔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而且可以为城乡经济互动提供便利同时,还需要同步规划吾屯唐卡小镇同仁市区的文化功能,形成“城区展览 + 小镇体验”的互补格局,让游客更深入地领略地域文化,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为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有必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4]。例如,可以引导小镇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社签订长期协议,深化二者合作,保证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对于政府而言,其可以牵头成立产业联盟,促进城镇文旅公司、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小镇商户资源共享,助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建设为黄南州区域城乡经济互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必要探索黄南州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经济互动的影响机制,以吸收经验,完善特色小镇建设体系。同时,还可以构建科学的策略,指导黄南州特色小镇继续加强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打开城乡经济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胡敏杰 .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探讨[J]. 中国市场 ,2021,(03):36-37.
[2] 潘琦 . 区域经济发展中特色小镇开发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5(04):41-45.
[3] 顾进, 赵世超. 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以滁州市汊河镇为例[J].山西农经 ,2020,(23):38-40.
[4] 李京川 . 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3):495.
周冬梅 女,1983.11,撒拉族,本科,高级讲师,区域经济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