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葛颖 韩战胜 刘沛尧 李成洋
61273119920520041X; 622727199002265659; 411024199504204031; 510723199307195150
1 无缝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1.1 有效避免裂缝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等因素,容易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导致裂缝出现。无缝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同时,该技术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和加强筋,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使得混凝土结构更加完整,避免了裂缝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影响。
1.2 提高施工效率
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往往需要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不仅增加了施工工序,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无缝施工技术可以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无需设置施工缝,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停歇时间。这使得整个施工流程更加紧凑,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例如,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采用无缝施工技术后,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能够提前完成项目交付。
1.3 增强结构整体性
无缝施工技术使大体积混凝土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结构整体。在传统施工中,施工缝处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等问题。而无缝施工避免了这些薄弱点的存在,使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地承受各种荷载,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等性能。从力学角度来看,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更加均匀,能够更有效地将外部荷载传递和分散,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无缝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施工准备阶段要点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对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研读,明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结构特点,结合无缝施工技术的原理,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例如,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速度以及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规划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以实现无缝施工的目标。其次,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关键。对于水泥,要选择水化热低、安定性好的品种,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粗、细骨料的级配要良好,含泥量要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此外,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机械设备的准备也不容忽视。要合理规划混凝土搅拌站、运输路线和浇筑设备的停放位置,确保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过程顺利进行。对搅拌设备、运输车辆和振捣设备等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保证其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
无缝施工技术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等因素。首先,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和强度等级。一般来说,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其次,要合理调整砂率和水胶比。砂率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合理确定水胶比。同时,要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例如,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可以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膨胀,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施工环境和季节因素。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在搅拌水中加入冰块、对骨料进行遮阳降温等。在低温季节施工时,要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满足要求。
2.3 混凝土浇筑要点
混凝土浇筑是无缝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顺序、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首先,要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结构特点,合理确定浇筑顺序。一般来说,应从低处向高处、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和冷缝现象。其次,要控制好浇筑速度。浇筑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来不及振捣,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而浇筑速度过慢则会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初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在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情况,及时调整浇筑速度。此外,要注意浇筑高度。当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用串筒、溜管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在浇筑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观察模板和钢筋的情况,如发现模板变形、钢筋移位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的重要手段。要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和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充分排出。振捣时间要适中,过长会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过短则会使混凝土不密实。一般来说,振捣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和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2.4 混凝土养护要点
混凝土养护是无缝施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和抗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采取合适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时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内部水化热较高,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养护的重点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同时,要根据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浇水、蓄水等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使内外温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常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而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在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干缩裂缝。可以采用浇水养护、喷雾养护等方式,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此外,在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过早拆除模板和在混凝土表面施加过大的荷载。过早拆除模板会使混凝土表面失去支撑,容易产生裂缝;而在混凝土表面施加过大的荷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的产生。
3 结语
无缝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也为提升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对其应用优势和关键要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技术在减少裂缝、提高效率以及增强结构整体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科学的施工准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精细的浇筑工艺以及严格的养护措施,共同构成了无缝施工技术成功实施的基础。未来,随着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无缝施工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建筑行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目标贡献力量。相关工程人员应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该技术,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丽 . 无缝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产业创新研究,2025,(12):112-114.
[2] 张峰. 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J]. 居业,2021,(11):49-50.
[3] 毛立民,王泽彬 . 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J]. 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