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2025 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读后续写题型及教学启示
玛娜古力·努拉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一中学
一、引言
读后续写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及高考英语中的重要题型,要求学生在完成一篇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续写两段文字。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包含了学习和思辨素养的考查内容,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与应用文写作相比,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想象力、展示写作水平的空间。
二、2025 年全国Ⅱ卷读后续写真题分析
2.1 题目内容概述
2025 年普通高考全国Ⅱ卷读后续写材料是一篇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语篇,明确主题为文化差异下的自我认同与文化交流。该语篇讲述了一个名叫“秋雨”的留学生在爱尔兰因其中文名发音面临的挑战,大家总是叫不对她的中文名,她起初不厌其烦地纠正,但又担心引起他人反感、厌烦而不再坚持,这使她无法表达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的故事。题目给出两个段落开头:第一段为“In a class discussion, I was invited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myname”;第二段是“Many of my classmates got interested and came up tome after class. ”要求学生续写这两段内容,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2 情节构思
续写不是语言的随意堆积,好的续写有真情实感,有合理的逻辑表述。我在平常教学中采用“划关键—写大意—列要点—填内容”等四步法进行续写教学。“划关键”是指让学生把文中的关键信息标出来,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写大意”是指把每段的段意要求学生用自己最简短的中文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做题过程中学生反复去读原文浪费时间。比如,在 2025 年全国二卷读后续写真题引导学生这样概括每段段意:“Para1 我被问名,遇挑战—Para2 同学们不会叫我名字—Para3 我教教授读我名,教授不会,我反复纠正,尴尬、放弃—Para4 我失去文化身份”。
“列要点”从已给的第一段段首句可以设想,此段内容主要围绕“我”解释自己名字的含义来写,可增加“我”的心理活动 nervous but determined,也可以增加动作链“I gathered my courage, rebuilt my confidence andwalked up to the platform with palms sweating.”等句式来丰富内容。第二点要交代清楚父母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原因以及“秋雨”这个名字的字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比如“秋”means autumn in Chinese,a seasonof golden wheat fields,symbolizing harvest and poetic beauty” 而“雨”refers to rain,gentle drops that can nourish all living things,symbolizing renewal and hope 等。最后聚焦大家听完我的解释后的反应(full of curiosity and enthusiasm or passion 等)确保本段内容与第二段首句中的 got interested 呼应。
第二段首句“Many of my classmates got interested and came up tome after class. ”照上述的情节发展和故事逻辑,可设想此段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学们的反应和一些做法。比如,有个同学会问“Can you tellme more about Chinese names”有的同学可能会说“I can pronounce yourname correctly after your explanation”等 , 也可以增加“我”的情绪变化,从上一段的 nervous 到现在的 delighted;relived;proud 等,还可以进行环境描写 Laughter and joy filled the classroom,最后突出通过深入交流 ,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而我也不厌其烦地解释,逐渐消除了我们之前的隔阂(eliminate misunderstanding),促进了互相了解(promotemutual understanding)等内容。
2.3 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点
语言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整合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如词汇、语法、语篇及语用知识,能准确恰当地使用高级词汇和多样句式提升文章档次,要做到文章结构清晰,段落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合理安排两段内容,使故事有起有伏,有明确的发展和结局。比如我们在描写“秋雨”的情绪变化时从原文一、 二 段 中 的 challenged 到 第 三 段 中 的 frustrated;unsure 到 第 四 段 中 的thoughtful;regretful 到最后学生续写第一段中的 nervous;determined 再到续写最后一段中的 delighted;proud 等情感串联起来。
文化意识目标:《课程标准》指出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介绍美丽中国、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比如,这一目标在本续写原文最后一段 However, I soon foundthat by doing so, I might be losing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heopportunity to share a small part of my cultural identity 中得以考查。这里的cultural identity 是关键信息,它提示我们明确主题时学生不但要思考个人(秋雨)层面的困境摆脱,还要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文化传承、传播与交流,要突出只有消除隔阂和误解,深入交流,才能构建共同体意识,展现文化自信(cultural confidence)。整个故事应如何围绕文化交流与认同这一主题展开。
思维品质目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理解、分析、推断,梳理、概括信息、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考查。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这些方面的综合能力。续写中学生经历深入研读语篇、分析内容、概括大意、到深挖主题、合理构思故事后续情节、再到发挥想象,深度拓展细节并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如研读2025 年全国二卷续写材料时,学生要明确两个任务:一是如何解释“秋雨”的含义,二是确定这篇续写的主题是什么。在解释“秋雨”的含义时,一定要考虑如何自然地引出第二段中同学们的课后反应“interest”。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深入挖掘原文、合理构思,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学习能力目标:《课标》指出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课标》还指出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这一考查目标在二卷读后续写试题中得以体现。该语篇围绕“个人身份与文化传播”主题,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文姓名的文化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科兼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即英语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学生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规划续写内容,不断监控、反思、调整自己写作过程,完成内容完整、结构清晰、意义连贯的续写内容,这一过程中学习能力得以考查并不断提升。
三、教学启示
3.1 强化阅读理解训练。
一是教授阅读技巧,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关键信息和细节内容。二是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包括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线和情感线梳理、主题挖掘以及伏笔与铺垫的寻找。三是推荐与高考读后续写体裁、题材相似的英语短文开展拓展阅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各环节。
3.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是注重情节构思训练,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故事开头或情境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和设计。二是故事框架搭建。指导学生在续写前先搭建故事框架,明确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方向,确保故事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再好的构思、再好的故事写出来都是平淡无奇的,所以要加强词汇积累与运用。二是教授学生运用多种句式进行写作,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无灵主语等,丰富文章的语言结构,提升文章的语言档次。三是话题语篇归类,模仿与创新练习。选取优秀范文,让学生分析其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进行归类模仿写作。
3.4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一是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避免问题的积累,提高评价的时效性。二是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三是针对性反馈,如逻辑漏洞、语言错误、内容空洞等,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指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探索创新,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阅读写作素材、拓宽学生阅读渠道、加强语言积累、注重思维训练、搭建写作支架、加强写作指导,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2] 高考试题分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5 年版)
[3]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英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