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智化浪潮下初中英语教师数字能力进阶研究

作者

何小兵

神木市第八中学 719300

引言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2023 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作为核心议题。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具备数字化意识、知识、应用与责任能力。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其“十四五”教育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实现 100% 教师掌握智能教学工具,这标志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从政策倡导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1、技术迭代对教学范式的重构需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英语教学生态。清华大学开发的垂直课程模型已实现智能出题、精准问答等功能,在知识传授维度展现出超越传统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语法教学中,AI 助教可实时分析学生作文中的时态错误,生成个性化纠错报告,使教师得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转向高阶思维培养。

2、初中英语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现状与挑战

2.1 数字素养水平区域性失衡

调研显示,一线城市教师智能工具使用率达 78%,而县域学校仅 32%。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的案例具有典型性:该校通过“青蓝工程”师徒制,使青年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提升 45% ,但老年教师群体仍存在技术焦虑,反映出现有培训体系缺乏分层设计。

2.2 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的脱节

部分教师过度依赖 PPT 演示,导致“人灌”变“机灌”。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跟踪研究发现,单纯使用电子白板的班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幅度(12%)显著低于采用 VR 情境教学的班级( 31% )。这暴露出技术工具选择与教学目标匹配度不足的问题。

2.3 评价体系滞后制约发展动能

现行教师考核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导,数字教学创新成果未纳入职称评审体系。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数字教学能力积分制”,将微课制作、平台应用等纳入评价指标后,教师参与数字化改革的积极性提升 58% ,证明评价机制改革对能力进阶具有导向作用。

3、三维进阶路径的构建与实践

3.1 技术赋能:智能工具的深度应用

(1)AI 辅助教学设计系统

同济大学 AI 应用创新平台整合 20 余种大模型,教师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生成个性化教案。例如,在“环境保护”单元教学中,系统自动推荐 BBC 纪录片片段、虚拟实验室等资源,使课堂内容丰富度提升3 倍。

(2)虚拟现实情境创设

南京市某中学引入VR 旅游英语课程,学生通过头显设备“漫步”伦敦街头,与虚拟店员完成购物对话。数据显示,该模式使情境词汇记忆留存率从 58% 提升至 82% ,口语流利度评分提高27 分。

(3)大数据学情分析

海淀区某校部署的智慧课堂系统,可实时采集学生答题数据,生成“知识图谱热力图”。教师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使语法难点突破效率提高 40% 。例如,针对现在完成时的薄弱环节,系统推荐“时间轴动画 + 纠错游戏”的组合干预方案。

3.2 教学重构:混合式模式的创新

(1)“3+2”翻转课堂模型

北京市十一学校构建“3 天线上自主学习 +2 天线下深度研讨”模式。线上阶段,学生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完成微课学习;线下阶段,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深化理解。该模式使课堂参与度提升 65% ,作业完成质量提高 33‰

(2)项目式学习(PBL)实践

上海中学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使者”项目,学生分组制作多语种宣传册并录制讲解视频。项目融合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成果在区教育博览会展示,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3)分层任务驱动系统

南京市金陵中学开发智能分层系统,根据学生水平自动推送差异化任务。基础层学生完成词汇拼写闯关,提高层撰写英语日记,拓展层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实验表明,该系统使各层次学生成绩提升幅度均超过 20% 。

3.3 生态共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培育

(1)跨校虚拟教研室

海淀区建立“英语数字教学联盟”,通过腾讯会议开展每周一次的联合备课。2024 年累计产出优质课件 1200 余份,其中“人工智能赋能写作教学”案例获国家级奖项。

(2)校企协同创新基地

同济大学与科大讯飞共建实验室,开发“英语口语智能评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语音识别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实时反馈发音准确度、流利度等指标,使教师批改效率提升 80% 。

(3)教师数字素养成长档案

上海市静安区为每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智能工具使用时长、微课制作数量等数据。结合自我反思报告,生成个性化发展建议。跟踪显示,实施该制度后教师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51% 。

4、实施成效与未来展望

4.1 量化成效验证

南京市某中学的对照实验显示,实施三维进阶路径后:

教师数字工具使用率从 52% 提升至 89%

学生英语词汇量平均增长 41%

课堂互动频次增加2.3 倍

区域教研活动参与率提高 76%

4.2 持续发展挑战

当前仍存在三大瓶颈:老年教师技术接受度不足(62% 存在畏难情绪)城乡数字资源差距扩大(县域学校智能设备覆盖率不足 40% )技术伦理风险凸显(AI 生成内容真实性存疑)

4.3 未来发展方向建议从三方面深化改革:

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开发“基础认证 - 进阶提升 - 专家引领”三级课程,配套学分银行制度

完善技术治理框架:建立AI 教育应用伦理审查机制,制定智能工具准入标准

推动评价机制创新:将数字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职称评审核心指标,设立“数 字教学创新奖”

结语

数智化浪潮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技术赋能、教学重构与生态共建的三维路径,可实现教师数字能力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新”的质变。当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智能工具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数据洞察精准施教,在协同创新中持续成长时,英语课堂将真正成为培养全球胜任力的摇篮。这一进程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积极转型,更呼唤教育管理者、技术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共同构建数智时代英语教育的新生态。

参考文献:

[1]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J]. 张惠玲 . 中学生英语 ,2022(06)

[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思考 [J]. 王艳慧 . 知识文库 ,2021(11)

[3] 探究初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J]. 徐媛 . 中学生英语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