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培养探讨
周龙艳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镇兴胜小学
引言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需着力培养主动性思维,以提升理解、分析与批判能力。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主动梳理情节、揣摩词句、体悟情感,而非仅记忆内容;分析能力体现在对人物动机、结构安排和语言特色的多角度探究;批判能力则表现为敢于质疑文本、评价观点、提出个性化见解。当前教学中,教师讲授主导、方法单一,学生缺乏思考空间,主体地位被弱化,个体差异未被关注,导致思维发展受限,亟需通过多元策略推动教学转型,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一、主动性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主动性思维促使学生思考作者意图、人物情感与社会背景。以《草船借箭》为例,学生先理解情节发展,再分析诸葛亮的谋略成因,进而探讨其智慧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层层递进,深化对主旨的把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主动性思维通过激发想象、鼓励质疑和倡导多元解读,推动学生突破固有认知。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可结合自身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理解,甚至尝试仿写或续写,从而在创造性表达中深化语言感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基。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阅读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文本,选择材料锻炼其辨别与决策能力,撰写读后感促进信息归纳与批判性思考,分享交流则提升表达与反思水平,各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提升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主动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部分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机会。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忽视引导,导致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不足,限制了主动性思维的发展。
(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统一内容使学优生思维受限,学困生压力倍增;统一要求忽略认知水平与兴趣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被动应付,难以激发探究欲,阻碍主动性思维的形成。
(三)评价方式不合理
评价片面强调分数与答案正确性,忽略思考过程;不重视质疑与探究,压抑学生好奇心;仅要求机械记忆,缺乏对思维路径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发问意愿减弱,深度学习难以实现,自主探究动力逐步消退。
三、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视频、音频、展示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形象的阅读环境。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视频和被毁灭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美丽和侵略者的残暴,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和对历史的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导入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魅力。
(二)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质疑是主动性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入手,寻找问题的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廉颇为什么会负荆请罪?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质疑的价值和乐趣。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讨论和分析文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拓展。例如,在学习《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桑娜和渔夫为什么要收养西蒙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品质?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查找资料时,学生可以采用浏览的方法,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果。
结论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运用评价方式,为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主动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静 .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培养探讨 [J]. 学苑教育 ,2023,(02):34-36.
[2] 刘莉玲 .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培养 [J]. 教师博览 ,2022,(33):43-44.
[3] 王锋锋 .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思维的培养对策探析[J]. 文科爱好者 ( 教育教学 ),2022,(04):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