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索
何晓睿
沈阳市青松中学 110101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五育并举理念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引。五育并举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聪明才智、健康体魄、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新时代人才。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培养文学素养的任务,更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五育并举理念引领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多维且深远的意义。从学生个人成长看,能实现全面发展。语文教材蕴含丰富德育素材,如英雄事迹、传统美德故事,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与高尚品格;智育上,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筑牢根基;体育方面,语文中对体育精神的描写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课堂活动锻炼其意志品质;美育上,优美的诗词、精彩的文学作品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与鉴赏能力;劳动教育融入其中,能让学生体会劳动价值,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2 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德育渗透形式化,缺乏深度与实效性
在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虽重视德育渗透,但常陷入形式化困境。部分教师仅在课堂结尾简单提及作品蕴含的道德观念,如学习《离骚》时,仅匆匆说一句“我们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未深入剖析屈原爱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形成背景以及在当代的传承意义。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德育,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道德观念。
2.2 体育、劳动教育元素融入生硬,关联性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体育、劳动教育元素时,存在生硬拼凑的问题。在体育元素融入方面,一些教师为了响应五育并举,在语文课堂上突然插入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体育赛事讨论或体育明星介绍。例如在讲解文言文时,突然提及某体育明星的夺冠事迹,这种突兀的插入打断了语文教学的节奏,学生难以理解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无法从中获得对体育精神和语文知识的双重收获。
2.3 美育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生多元审美体验
在高中语文美育教学中,评价标准单一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美育评价往往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主,侧重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的标准答案式理解。例如在评价学生对一首诗歌的赏析时,教师通常以既定的赏析思路和观点为标准,对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性理解给予较低评价,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审美差异和多元体验。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限制了学生的审美思维发展,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审美感受,只能迎合教师的标准答案。
3 五育并举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路径探索
3.1 整合教材资源,深度挖掘五育元素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座蕴含丰富五育元素的宝藏,教师要做精心的挖掘者与整合者。在德育方面,像《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展现了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与担当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言行,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刻体会爱国精神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智育上,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优质素材,通过对《红楼梦》等名著的研读,学生能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和精妙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2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五育有机融合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五育并举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情境教学法能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播放古风音乐、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实现美育目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蕴含德育成分。小组合作学习法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讨论文学作品主题时,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智育发展,在合作中还能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体现德育要求。
3.3 开展实践活动,拓展五育实施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是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朗诵比赛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提升审美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促进智育发展。在准备朗诵过程中,学生需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这也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实现德育目标。戏剧表演活动能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体验不同的人生,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这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体现了体育中的团队精神。
3.4 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关注五育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难以全面反映五育并举的成果。因此,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要涵盖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发展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实践等。
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理念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充分认识五育并举理念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将五育并举理念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教学目标设定体现五育融合、教学内容选择挖掘五育资源、教学方法运用促进五育渗透和教学评价改革关注五育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构建具有五育特色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五育”渗透[J]. 胡群. 新课程导学,2022(11)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五育”,提升育人功能 [J]. 刘秀峰 . 新课程 ,2022(08)
[3] 五育并举 绘好新时代人才培养“施工图”[J]. 王红梅; 王祥奎. 青海党的生活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