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小海镇唐中村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苏春汝
盐城市大丰区小海中心卫生院 江苏盐城 22410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显著增加,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居民健康意识薄弱,糖尿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1]。小海镇唐中村作为典型的农村社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但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普遍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血糖控制达标率不理想,进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系统化、个性化的知识传递与行为干预,能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疾病认知,掌握自我监测、合理用药、饮食调控及运动锻炼等技能,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代谢指标控制效果 [2]。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本文选取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唐中村的99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5 年6 月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唐中村的99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50 例)和常规干预组(49例),健康教育干预组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 45-82 岁,平均(63.26±6.37)岁,对照组中男 28 例,女 21 例,年龄 46-83 岁,平均(62.12±6.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近似(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即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用药、运动方面,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
健康教育干预组加强健康教育,包括:(1)组建专业多元的健康教育团队:组建由内分泌科医生、经验丰富的护士、营养师及村医构成的健康教育团队。内分泌科医生负责提供专 负责开展日常健康宣教工作;营养师根据糖尿病患者饮食特点,制定个性化饮食方 的优势,协助团队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及时反馈患者信息。团队成员定期接受统 估: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对唐中村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通过问卷调查、 疾病成因、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等;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系统等信息;(3)多样化健康教育 ①集中 授课地点。每次讲座围绕一个主题,如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注意事项、 析进行讲解。讲座结束后设置互动环节,鼓励患者提问,由专业人员 、生活习惯等,提供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病情复杂的患者,详细说明治疗方案调整原因及注意事项。个体化指导每周至少进 ③小组讨论:将患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 人,定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设定讨论话 律运动等,引导患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支持。小组讨论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1-1.5 小时 理信心;④持续跟踪反馈: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健康教育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行为改变情况,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月对患者 比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如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达标率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健康教育计划,确保健康教育持续有效开展。1.3 观察指标以及效果判断依据
(1)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的标准:空腹血糖:4.4~7.0mmol/L 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
白:<7%[3] ;(2)比较两组满意率,判定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 分 ~ 89 分为满意,低于70 分为不满
意 [4] ;(3)对于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4)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采用自拟量表进行判定,主要从合理饮食、规律
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三个维度判定,单项分值范围为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5]。1.4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 SPSS19.0 软件进行本次检验中的数据资料采集分析,计量中的数据资料分别通过采用方差和均数 ± 标准差的计分法进行表示,p<0.05 表明两组之间的产品质量水平差异均值化具有重要理论统计学和分析现实意义。
2.1 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对比
健康教育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对比[n(%)]

2.2 两组总满意率对比健康教育干预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总满意率对比[n(%)]

2.3 两组血糖水平改善对比
健康教育干预组血糖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改善对比
干预后健康教育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的特点,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传统对糖尿病的管理往往侧重于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忽视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培养。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6],日常饮食、运动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将健康教育纳入糖尿病管理体系,通过普及糖尿病知识、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措施,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健康教育干预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改善及血糖控制达标率、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分析其原因,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 规干预多侧重于对患者进行常规随访服务,在健康知识传递上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例如,常规干预可能只是简单告知患者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饮食控制的精细原则、运动锻炼的科学方法等知识讲解不足。而健康教育则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 传授体系。通过定期组织集中讲座,邀请内分泌领域专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讲解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常见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大幅提升
在提升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方面,常规干预主 虽然能够保障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但在激发患者主动参与血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患者往往被 接受 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导致血糖波动较大,达标率不理想。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患者 分享血糖控制经验,互相鼓励支持,形成积极向上的管理氛围。同时,为每位 、运动和药物治疗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血糖控制情况, 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指导,如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优化运动方案或强化药物依从性教育 血糖控制达标率;此外,健康教育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关注患者的全方位需求。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关爱,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小海镇唐中村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达标率、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林明明 , 黄少华 , 李婉静 , 等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康复教育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管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19(13):161-164.
[2] 刘亚平, 赵丽娜, 薛晓锐, 等. 同伴教育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1 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31(02):48-52+87.
[3] 王瓅珠 , 李思涵 , 王心怡 , 等 . 基于 ITHBC 模型的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对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 [J/OL]. 中国全科医学 ,1-8[2025-07-12].
[4] 张芳 , 刘双双 , 崔圳 .Triangle 分层管理策略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能力、残障接受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J].实用防盲技术 ,2025,20(01):28-31+47.
[5] 薛娇妍, 张卉馨, 刘路, 等. 基于APP 的健康教育联合协同护理在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2024,10(12):157-159.
[6] 许烨萍 , 龚学军 , 陈梦霞 , 等 . 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对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4,41(12):1071-1075.
[7] 李思青, 李好正. 目标设定理论下动态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血糖控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47(06):174-175+178.
[8] 董宁宁, 田春叶, 付妮娜.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9(17):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