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

田欣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1420

目前,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尚无根治方法,临床护理在疾病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偏头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下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偏头痛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 2023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偏头痛的 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中,男性 28 例,女性 32 例,年龄 18 - 65 岁,平均年龄( 42.5±8.2) )岁,病程 1 - 10 年,平均病程( (5.3±2.1) 年;对照组中,男性 30 例,女性 30 例,年龄 18 - 65 岁,平均年龄( (43.2±7.9) )岁,病程 1 - 10 年,平均病程( (5.5±2.3)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gtrsim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讲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每天进行 1 - 2 次,每次 15 - 20 分钟。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规律等,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采用冷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生活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周运动 3 - 5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同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巧克力、奶酪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食物。

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偏头痛相关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偏头痛的诱发因素、预防措施、自我护理方法等。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者随时查阅。建立患者微信群,定期在群内推送偏头痛防治知识,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评定指标

偏头痛每月发作次数 ,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 , 护理满意度 , 护理质量评分,SF-36 生活质量评分,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 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 或 SPSS 23.0 分析所有数据,直观对比差异不明显,为 P>0.05 ;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 P<0.05 。

2 结果

两组偏头痛患者在优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下偏头痛每月发作次数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 , 护理满意度 , 护理质量评分 ,SF-36 生活质量评分 ,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 并发症情况对比, 结果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1、续表1-1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侧重于疾病的治疗和基本的护理操作,对患者的心理、生活等方面关注不足。而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疼痛管理、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健康教育 [2]。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偏头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偏头痛每月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3]。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疼痛护理通过多种方法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偏头痛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祎 , 李光珍 , 易露 . 穴位贴敷风池穴、太阳穴配合情志护理对偏头痛患者的干预 [J]. 内蒙古中医药 , 2012, 31(8):1.

[2] 肖莲华 . 个体化程序化护理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效果评价 [J]. 中国药业 , 2024, 33(S01):338-340.

[3] 张泳 , 武岩 .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 , 2014.

[4] 张红云 , 张红星 , 梁炜 , 等 . 基于偏头痛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确立心理护理措施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09(1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