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万丈高楼平地起

作者

盛梦雨

山东省郯城县博雅学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要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益终生。通过多年在数学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引导: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得眼观八方。课堂上要用生动有趣语言和各种教具、学具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我就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用具体的范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是这样做的: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我常通过在课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知,充分利用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课件和教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并将所要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

2、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喜欢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有进步、有缺点改正快的都给在争彰树上贴小红花,促进学生相互模仿学习。另外,老师必须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3、多用语言和动作来暗示学生

当一年级的孩子思想开小差时,不能总是以批评的方式进行提醒,应该多用表扬的方式来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我会说:你们看小明听讲多认真呀!通过这样的正面暗示来提醒不能认真听讲,上课搞小动作的学生!一旦老师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做得不太好的学生就会立刻向得到表扬的同学学习,这样,既可以鼓励表现好的同学,又能提醒表现差的学生。常规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还要注意有激情、有节奏,否则就没意义了。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1、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2、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例如:讲加减法时,让学生看图编题,多说说图意,然后再列出算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算式编题,学生会联系实际生活编出各式各样的题目,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编题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两人或几人互说;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作用。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把作业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挂在教室的墙上进行展览,让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督促自己把作业写工整。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五、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字,在学习了拼图之后我又布置了“美丽的图案”通过剪拼学生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金鱼,有小船等等,我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学完加减法估算后,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在周末陪妈妈逛超市的时候,先问妈妈要买些什么东西,再请妈妈把大概的价格写出来,再帮妈妈算一算,要把东西全部买回来大概要带多少钱?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并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年级,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广大教师是在播种希望,期待收获学生一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耿宇霖﹒《杰出小学生的30 个学习习惯 》,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2006 年第 6 期。

[2] 孙云晓﹒《培养良好的习惯》,载《素质教育》小学版,2002 年第3 期。

[3] 关鸿羽﹒《习惯决定命运》论坛,载《少年儿童研究》,2002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