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 理念的幼儿园“趣造房屋”项目实践探究
姚晨洁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一、引言
在全球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背景下,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愈发重要,STEM 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幼儿园开展STEM 项目,契合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对促进其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趣造房屋”项目源于幼儿在《小小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对房屋的浓厚兴趣,以房屋搭建为载体,引导幼儿在操作与探索中融合多学科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项目启动前:兴趣捕捉与框架构建
(一)捕捉兴趣,确定主题
在《小小中国娃》主题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建构区频繁搭建房屋、在美工区以房屋为主题绘画,对房屋兴趣浓厚。结合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借助绘本《老鼠小姐的定制建筑公司》引发幼儿对房屋设计、材料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师幼共同确定“趣造房屋”项目主题。
(二)价值判断,制定计划
教育价值
教师在《小小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房屋搭建和绘画的热衷,借助绘本《老鼠小姐的定制建筑公司》引导幼儿思考房屋设计、功能布局、材料选择等问题,激发探索欲,为项目开展营造良好氛围。项目通过绘本阅读、小组讨论、材料收集、搭建与装饰等环节,从多维度引导幼儿理解房屋构造、功能及设计原理。
项目计划
阶段划分:问题聚焦→调查分析→设计制作→调整优化→测试评价→拓展应用
资源准备:建筑科普绘本、搭建材料(木材、纸张、塑料等)、工具(剪刀、胶水、锤子)
三、项目实践中:探究推进与深度学习
(一)问题驱动,明确探究线索
教师组织问题大调查,引导幼儿围绕“房屋由哪些部分组成”“不同房屋的差异”等问题讨论、记录和分享。提供房屋科普绘本,让幼儿自主阅读交流;组织观看房屋建造视频,鼓励查阅资料,帮助幼儿全面认识房屋构造、材料特性及设计要点,为后续环节奠定基础。互动团讨中,幼儿提出“带空中花园的别墅”“可变形的未来房屋”等设计设想,分析木材坚固、纸张柔韧等材料特性,教师引导关联结构稳定性等科学原理。
(二)分工合作,实践探索
1. 设计与初搭建:图纸绘制与材料尝试
幼儿分组设计理想房屋,考虑功能布局(如卧室、客厅的安排)和外观造型,通过绘画、制作手工模型呈现想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设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随后,幼儿根据方案收集材料,讨论木材、纸张等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材料进行搭建。
2. 调整与优化:简化设计与材料替换
搭建中,幼儿遇到设计图纸与实际操作不符、材料难以获取等问题。教师引导幼儿简化复杂设计,使其更易操作;建议选择树枝、圆木片等易获取的材料。幼儿优化图纸,增强搭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 测试与评价:功能验证与反思改进
房屋完成后,幼儿从稳定性、实用性等方面测试,模拟居住场景检查空间是否充足、进出是否方便等。针对结构不稳、设施缺失等问题,分组讨论改进方案,通过调整结构、增加支撑物、添加家具等方式优化,再次测试确保满足需求。
项目尾声,组织作品展示与评价活动。幼儿展示作品,介绍设计思路、搭建过程及问题解决方法,从同伴作品中获取灵感。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如团队合作表现、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进行客观评价,肯定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自主创作,经验提升
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房屋,可独立或合作完成,用绘画或简单材料制作模型,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更环保、舒适的房屋,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项目实施成果
1. 知识与技能提升
幼儿认识木材硬度、塑料可塑性等材料特性,了解房屋基础、墙体、屋顶等结构及别墅、公寓等不同房屋的功能差异。掌握剪刀、锤子等工具的使用,学会垒高、围合等搭建技术。数学技能上,能计算材料数量、测量房屋尺寸、统计材料使用频率等。
2. 能力发展
解决问题能力:幼儿能主动应对材料不足、结构不稳等问题,如通过增加支撑物提高房屋稳定性。
合作能力:小组活动中学会分工协作,承担设计师、材料收集员等角色,倾听并尊重他人意见。
创新能力:设计出带空中花园、可变形等特色房屋,展现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品质养成
幼儿对项目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浓厚兴趣,面对困难时展现毅力,不轻易放弃(如多次调整方案直至搭建成功),活动中逐渐培养专注性,提升学习效果和作品质量。
五、反思与展望
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幼儿空间认知和绘图能力有限,设计图纸与实际搭建易出现偏差。
设计时对材料可得性考虑不足,材料描述不清晰,影响收集效率和项目进度。改进措施
加强空间认知和绘图能力培养:通过积木搭建、空间拼图等游戏提升空间感知,增加绘图教学,引导幼儿掌握线条运用、图形组合等技巧。
·强化材料规划:引导幼儿提前了解材料来源和特性,组织参观建筑材料市场或工地;要求图纸标注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确保收集顺利。
未来展望
丰富项目内容:引入建筑材料强度测试实验、3D 打印技术等,拓宽幼儿视野和技能。
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建筑行业家长授课,组织参观建筑博物馆、样板房等。
融合其他主题:将项目与环保、文化等主题结合,培养幼儿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六、结论
“趣造房屋”STEM 项目为幼儿提供了趣味与挑战并存的学习平台,通过丰富活动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能力发展和学习品质上的提升,验证了 STEM 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跨学科教育提供实践参考。未来需持续优化项目设计,关注幼儿需求和教育动态,提供更优质的跨学科教育,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芳 . 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 STEM 教育初探——以 " 幼儿制作书架的活动 " 为例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8):99-101.
[2] 雷有光 , 史大胜 , 陈雅川 , 等 . 探究、整合、迁移 : 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 STEM 教育活动构建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3):117-124.
[3] 杨元魁 , 叶兆宁 . 开展幼儿园 stem 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J]. 中国科技教育 ,2017,10-12.
[4] 崔宁 , 刘淑青 . 幼儿园 steam 教育策略探索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22:83-86.
[5] 张茉 , 王巍 , 袁磊 . 幼儿园 steam 教育的活动设计研究 [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4:76-80.
[6] 李奕荣 .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幼儿园大班 stem 教育活动研究 [D].西南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