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快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赵健斌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园林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引言:
新疆草原面积广阔,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 20%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新疆草原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蒸发加剧,加剧了草原干旱化趋势。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导致草场超载,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草业发展相对滞后,草种培育、草地修复等技术应用不足,制约了草原生态恢复进程。加快草业建设,推动草原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生态保护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推广优质牧草种植技术,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推广优质牧草种植技术是提升草原植被覆盖度的关键举措,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长期以来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等问题,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借助引进和推广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的优质牧草品种,如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等,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草原的水土保持能力,优质牧草的根系发达,能够固结土壤,减少风蚀和水蚀,从而遏制荒漠化趋势。
加快草业建设不仅能够提升草原生产力,还能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牧草种植结构,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强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例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植被恢复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优质牧草的推广能够为畜牧业提供稳定、高营养的饲料来源,减少对天然草场的依赖,降低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2. 建立科学轮牧制度,促进草原植被自然恢复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草原生态系统不仅维系着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科学规划草业发展,可以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趋势,维护生物多样性,草业建设包括人工草地种植、优质牧草培育、草原改良等内容,这些措施能够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缓土地荒漠化进程。科学的草业管理可以优化牧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为野生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1]。
建立科学轮牧制度是促进草原植被自然恢复的关键举措,轮牧制度通过合理划分放牧区域和休牧期,使草原植被获得充分的生长和恢复时间,避免因连续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科学的轮牧体系应考虑不同草原类型的承载能力、季节变化规律和植被生长周期,实现放牧强度与草原自我修复能力的动态平衡,这种制度不仅能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提高牧草质量和产量,为牲畜提供更优质的饲料来源。
3. 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草原鼠虫害的爆发不仅直接破坏植被覆盖,导致草地退化,还会加剧土壤侵蚀,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鼠类通过啃食植物根系和种子,抑制植被的自然更新,而蝗虫等害虫的大规模繁殖则可能短时间内摧毁大片草场,进一步削弱草原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借助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治手段,如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鼠虫害的扩散,减少其对草原生态的破坏。
草原鼠虫害防治不仅关乎局部草场的健康,更与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鼠类和害虫的过度繁殖会打破食物链的平衡,影响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天敌的生存,进而导致生态链的断裂。利用实施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如引入天敌物种、优化放牧管理、恢复植被多样性等,可以在抑制有害生物的同时,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 完善草原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牧草生长条件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完善草原水利设施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其生态环境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与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水利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调节水资源分配,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为牧草生长创造更加适宜的条件。利用建设灌溉系统、蓄水池和引水渠道等设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牧草根系发育,增强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 [2]。
草原水利设施的完善不仅改善了牧草的生长条件,还进一步优化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提升草原植被的初级生产力,增加植物多样性,从而为野生动物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链的良性循环。水利设施的建设需要结合当地地形、气候和植被特点,采用生态工程方法,避免对自然水文过程造成破坏,例如利用建设分散式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模拟自然水源分布,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维持流域水平衡。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也应融入生态理念,定期监测土壤墒情和植被恢复情况,动态调整灌溉策略,确保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5. 发展草产品加工业,减少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发展草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缓解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长期以来面临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原退化、沙化等问题。借助发展草产品加工业,可以将天然牧草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草颗粒、草块、草粉等产品,为牲畜提供稳定的饲料来源,从而减少对天然草原的直接依赖。这不仅能够降低草原载畜量,缓解草场压力,还能推动畜牧业从传统粗放式放牧向现代化舍饲养殖转型。
发展草产品加工业是新疆草原生态保护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人工种草和高效加工替代天然草原的过度利用,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过度放牧极易引发草地退化,甚至导致荒漠化扩展。草产品加工业的推进能够依托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和优质牧草品种,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满足牲畜饲养需求。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储存可以解决冬季饲料短缺问题,减少牧民对天然草场的季节性依赖,草业产业链的延伸还能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例如将加工剩余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结语:
加快新疆草业建设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借助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还能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与科技投入,推动草业高质量发展,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新疆草原的生态保护不仅关乎区域发展,更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努尔夏提·黑亚斯 . 浅谈加快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J]. 畜牧业环境 ,2023,(20):38-39.
[2] 米煜 , 曹彩莉 . 浅谈加快草业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J].畜牧业环境 ,2023,(0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