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适老化”智能传播的代际弥合效应:基于银发群体数字 融入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李绮岚 崔绿茵

广州软件学院 广州商学院

一、引言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智能传播技术如互联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互动模式。[2] 在这一背景下,银发群体如何融入数字化生活,以及智能传播在促进代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银发群体数字融入现状

2.1 数字接入情况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群体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然而,与年轻群体相比,银发群体在数字接入方面仍存在差距。部分老年人受经济条件限制,难以负担智能设备及网络费用;一些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也影响了老年人的数字接入。此外,部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主动获取数字接入的意愿。

2.2 数字使用能力

在数字使用能力上,虽然部分银发群体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字技能,如使用微信进行语音通话、浏览新闻资讯等,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复杂的操作流程、快速更新的软件应用以及对新技术的不熟悉,使得许多老年人在数字使用过程中困难重重。[3]

2.3 数字融入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银发群体对数字融入有着强烈的需求。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数字技术与子女、亲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情感交流。视频通话让他们能够实时看到晚辈的生活状况,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活动、获取新知识也是老年人数字融入的重要动力。他们希望借助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参与线上兴趣小组等,丰富晚年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三、“适老化”智能传播的代际弥合效应

3.1 缩小代际数字鸿沟

“适老化”智能传播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适老化智能设备与应用,老年人能够更轻松地接入数字世界,降低了数字使用的难度,提升了他们的数字参与度。数字反哺与培训则让老年人有机会系统地学习数字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逐渐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内容适老化定制使老年人能够获取到符合自身需求与兴趣的信息,增强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2 促进代际沟通交流

智能传播为代际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与方式,“适老化”的设计让老年人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家庭成员通过社交软件、视频通话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老年人可以随时了解子女的工作生活情况,子女也能及时关心父母的健康与需求。在数字反哺过程中,代际之间围绕数字知识的交流互动增多,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家庭微信群成为代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家在群里分享照片、视频、趣事,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3 增进代际理解与尊重

通过“适老化”智能传播,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生活需求以及精神世界。老年人在数字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让子女和晚辈看到他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改变了以往对老年人单调、传统的刻板印象。而老年人在接触数字文化、参与数字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这种相互理解促进了代际之间的尊重,减少了因代际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四、“适老化”智能传播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4.1 技术适配不足

尽管有适老化智能设备与应用的推出,但部分产品在技术适配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些设备虽然表面上进行了适老化设计,如放大字体、图标等,但在实际使用中,操作逻辑仍然复杂,不符合老年人的思维习惯。部分应用在功能更新时,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导致更新后老年人无法正常使用。此外,一些适老化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差,容易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影响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4.2 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数字反哺与培训在推动老年人数字融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培训效果参差不齐。[4] 家庭数字反哺中,部分子女缺乏耐心,教学方法不当,导致老年人学习效果不佳。社会培训方面,一些社区或公益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培训内容可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没有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而且,培训师资力量有限,部分授课人员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与老年教育知识,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3 内容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内容适老化定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适老化内容存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的情况,难以吸引老年人的关注。一些媒体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在适老化内容中夹杂大量广告,甚至出现虚假广告,误导老年人。此外,部分内容在价值观引导方面存在偏差,不利于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五、优化“适老化”智能传播的策略建议

5.1 深化技术创新与适配

科技企业应加大在适老化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智能设备与应用的设计。在操作逻辑上,应更加简洁明了,符合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在功能设置上,突出实用性与便捷性,去除不必要的复杂功能。同时,加强产品的稳定性与兼容性测试,确保适老化产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5.2 完善培训体系与方法

建立完善的数字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效果。家庭数字反哺中,子女应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父母的学习进度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多给予鼓励与耐心指导。社会培训方面,积极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老年人打造沉浸式的数字学习体验;组织老年人开展数字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3 提升内容创作质量

内容创作者与媒体平台应重视适老化内容的质量提升。在内容形式上,创新表达方式,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如短视频、动画、音频等,制作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在内容选题上,深入挖掘老年人的需求与兴趣点,提供有价值、正能量的信息,如健康养生知识、历史文化传承、老年旅游攻略等。加强内容审核,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杜绝虚假广告、低俗内容的传播。同时,鼓励老年人参与内容创作,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与经验,展现老年群体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六、结论

“适老化”智能传播在银发群体数字融入以及代际弥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 通过适老化智能设备与应用、数字反哺与培训、内容适老化定制等实践形式,在缩小代际数字鸿沟、促进代际沟通交流、增进代际理解与尊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黄楚新,王丹. 老年人数字融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当代传播,2023 (03):105-108.

[2] 赵月枝,张慧瑜. 从 “数字难民” 到 “银发网红”—— 社交媒体时代老年人的媒介参与和文化实践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06):5-27+126.

[3] 周裕琼,吴青青,谢卓潇 . 数字代沟与数字反哺:理论反思与本土实证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 (09):22-42+127-128.

[4] 刘沫潇,陈功. 数字时代老年人的数字融入与社会参与[J]. 人口与发展,2022,28 (03):93-102.

[5] 赵春盛 . 数字时代老年群体的媒介接触与社会融入研究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