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
吴燕
四川省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四川广元 628000
前言:
问题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完成知识探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满足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要求。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需要确保问题链设计的合理性,从大单元角度出发,保障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掌握知识点,提升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结构
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而对于问题链来讲,借助层层递进式方式,可以将大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提升教学完整性。如开展“函数”大单元教学活动时,可以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变量关系可以使用函数方式进行表示?不同类型的函数图像、性质存在哪些异同点?怎样运用函数知识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通过设计问题链,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概念认知、性质探究、实际应用等环节中,在不断探索与学习中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完成知识的整合与运用[1]。
(二)提升学习深度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需要确保问题链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述“概率统计”大单元时可以提出问题:在抽奖活动中怎样计算出中奖概率?在市场调查过程中怎样进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结果?利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主动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知识探究活动。同时在问题链设计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确保问题难度的合理性,让学生进入到深度思考中,在不断探索与学习中从表层学习进入到深度学习中,逐渐形成高阶思维能力。
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问题链设计与应用策略
(一)确定设计重点
一是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在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想要提升问题链设计精准性,需要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深度解读,做好教材内容挖掘工作,把握大单元教学目标,确保问题链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实施。如讲述“方程与不等式”时,如果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方程与不等式解法、应用,则需要在问题设计中从概念、求解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设计。二是做好学情特点分析工作。教师需要利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方法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点等,结合学生认知能力,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面对基础不足的学生,需要以引导性、基础性问题为主,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计出挑战性、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产生知识探究欲望,满足学习需求 [2]。
(二)落实设计原则
一是坚持目标性原则。为保障问题链设计合理性,需要从大单元教学目标出发,确保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等方面。如在“图形的变换”大单元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进而可以提出问题:怎样借助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形成新图形?找出平图形变换前与变换后哪些性质发生了变化?哪些维持不变?二是坚持层次性原则。数学教学中需要确保问题链能够按照由浅及深方式提出,如在“有理数”大单元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可以使用有理数方式进行表示?说出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怎样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从直观问题转移到抽象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三)重视课堂实施
一是做好情境创设工作,顺势引出问题链。数学教学中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数学史、趣味性故事等,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完成问题链导入工作。
如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借助古埃及人使用结绳法画直角的故事,以此来营造教学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画出直角?其中涉及到哪些数学原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确保提问方式的灵活性。借助多样化提问方法,如追问与对比提问等,在学生解答完问题后,需要继续提出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这一方法的?是否还存在其他不同方法?通过继续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深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
(四)应用案例分析
1. 一元一次方程大单元教学
开展一元一次方程大单元教学时,可以设计出以下问题:一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可以使用方程来解决?此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感受到方程的具体运用场景。二是怎样结合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此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的方法。三是怎样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怎样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准确?此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方程求解方法与检验方法。四是怎样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此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设计出合理化的问题链,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探讨活动中,主动思考与探究问题。从学生的表现来讲,借助问题链能够加深对概念、解法、应用等的认识,可以准确列出方程,完成求解任务,进而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问题链应用效果
为了解问题链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可以运用调查与观察结合方法,了解学生对问题链的认知态度、数学学习兴趣变化情况等。在调查中发现 80% 以上学生表示问题链能够激发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数学教学趣味性。 75% 的学生表示在问题链的帮助下,自身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加深对知识要点的印象。通过观察发现设计出完整问题链的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更高,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探讨频率方面相对较好,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创新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做好问题链设计工作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所以在问题链设计中需要明确工作开展重点,确定设计原则,提升对问题链课堂实施的重视度,展现其优势,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仲雪荣 ." 问题链 " 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21):58-60.
[2] 廖国滔 ." 问题链 "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例析 [J]. 少男少女 ,2024, (36):27-29.
[3] 杨进锋 . 用问题链启发学生探究――初中数学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 2023,(3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