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研・联・述”式制订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

作者

陈立珊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351100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单元教学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单元教学的“指南针”,其科学性与适切性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质量。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阐述“研·联·述”式制订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的实操方法。

一、研:研析“三依据”,单元整体解读

1. 对应关联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单元活动和单元评价的方向性依据,深入研析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托课程内容构建基础,以学业质量为评价标准来制定单元目标,以提高单元教学效果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观察”,由“学”向“写”进阶。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并学写观察日记,这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紧密相关,且对应课标的总目标、第二学段要求和学业质量,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2. 横勾纵连读教材

教材是实现素养导向单元教学实践的核心资源,它为确定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提供了支撑性依据。深入理解和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各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才能构建结构化的单元体系 , 为制订最适切的单元目标做铺垫。

横向研读这个单元,其围绕“连续观察”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心编排。单元篇章页清楚地提出“感受细致连续观察”这一语文要素,明确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这一学习路径。纵向研读这个单元,在统编教材中,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呈现出一个清晰且逐步深入的路径。学生最初被引导去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细节和特征。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开始学会调动多种感官来参与观察,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手摸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接下来,学生被要求关注事物的变化,观察它们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和表现。最终,学生需要学会连续观察,即长时间、系统地追踪和记录事物的变化过程。学生的学习在“观察”和“表达”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不断的观察实践,他们提升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通过写作训练,他们又进一步巩固了观察成果,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

3. 全面把握读学情

学情是确立核心素养单元目标的基准性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理解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先前知识和学习经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学科能力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为重点,制定单元学习目标。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观察类的课文和习作,对于如何观察事物、记录观察所得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特别是经过三年级上册“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以及三年级下册“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本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在已有的观察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联:思考建联,归属学习任务群

思考建联是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 , 思考“为何学”“学什么”的问题,梳理单元内容及其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 , 弄明白学生要学习几个知识点、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着重发展什么核心素养等,从而构建单元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 , 依据单元内容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 , 思考“学得怎么样”的问题,梳理学业质量标准要求 , 规划对应单元学习的每个知识点期望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其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 可以作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促进学、教、评的有机衔接。

根据该教材单元在学段中的位置,以及其所包含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我们知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展开,特别符合第二学段的相关要求,因此归属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这个任务群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如何使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形式,来记录和展示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成果和收获。

三、述:表述叙写,制订单元目标

在研析、建联的基础上 , 明确了单元的素养水平概念体系、内容架构、预期结果等要素 , 以“内容 + 表现”的样式整合要素,主要是针对“学什么”和“学得怎么样”,确定核心内容、大概念,叙写学哪些内容、各有什么要求等,针对“怎样学”“何谓学会”和“为何学”,叙写学生在参与学科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各内容的行为表现程度,预设学习结果,便可以叙写以大概念为核心、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目标。本单元可以单元大概念“准确生动的表达源于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连续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准确生动的表达”为切入口,具化核心名词,精准化行为动词,叙写 3—5 条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单元核心学习目标。

“研·联·述”式制订核心素养导向单元目标旨在突出学科素养价值取向的同时,清晰地呈现我们所要有着整合性、具体化、可落实、可评价特性的学习目标。使之能够成为教学操作和评价的依据做出示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 , 张国权 .“关联—整合法”制订素养导向的单元目标[J]. 中学生物教学 ,2023,(29):29-32.

[2] 黄莺. 围绕单元主题 整合板块内容 达成语文要素——四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 [J]. 小学教学设计 ,2019,(25):34-36.

[3] 姚惠平 . 任务情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支点 [J]. 江西教育 ,2023,(18):34-37.7 一、“研·联·述” 式制订核心素养导向单元目标的内涵与框架

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23 年开放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和评估证据的编制与确立”(课题批准号:KCA202302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