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式下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浅析

作者

余洋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重点行业各个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资源整合、改扩建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一些企业的发展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对绿水青山造成破坏。目前,无论我国还是世界,生态环境状况都不容乐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政府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最终恢复我们生态原本的美好,建设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本文就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目的、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工作内容与技术要点、云南省重点行业污染特征及现状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引言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也是云南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通过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确定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地块空间分布图,基本查明各个重点企业的基础信息,为企业用地风险筛查与分级、 筛选疑似污染地块提供基础信息,摸清污染地块分布,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验证优化风险筛查结果,为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打好基础。

一、布点方案及采样方案编制

对列入需开展初步采样调查地块名单的企业用地,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采样方案审核工作手册(试行)》等国家详查相关技术规定和云南省补充要求,制定布点及采样计划,现场确认采样点,编制布点及采样方案,组织专家论证。

每个布点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2个土壤采样点和1个地下水采样点。编制布点及采样方案前对地块基础信息进行整理与核实,确定地块的重点区域及面积,其次了解地块的利用历史。基于现场踏勘和前期基础信息核实基础上,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中疑似污染区域的识别原则,综合考虑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类型及污染物迁移途径,从污染捕获概率高于区域内其他位置的角度,确定布点位置,明确所针对的污染源。布点区域应关注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并给出其用量,不能给出确切用量的,起码要能识别出主要污染物的相对用量。45项(重金属、SVOCs、VOCs)中存在的,如果布点区域中不存在上述污染物,那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地块内是否存在更合适的区域。每个企业应重点关注废水(废液)的产生、储存和处置区域。包括废水、有机废液、废酸等。即便地块内不处置废水(废液),那产生了总要储存和运输,废水(废液)只要产生就应被关注。废水原水和废液产生的车间、储存的场所、输送的管线和接口等等,要细化到具体的工序、反应釜、罐槽。这才是真正代表企业“产污”的关键,且液态污染一旦泄漏,比废渣、粉尘的迁移能力强很多,而固态废物(关注危险废物),一般看主要污染物的溶解性,溶解性越大,渗漏和迁移的风险就越大。

二、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及流转

对列入需开展初步采样调查地块名单的企业用地,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初步采样调查布点采样技术要求及质控要点》等国家详查相关技术规定和云南省补充要求,现场进行样品采集保存及流转。

钻机设备类型对土壤样品的取样量影响很大。现有环境调查设备中的大口径直推式钻机的取样量大,样品原状性好,岩芯采取率高,是理想的环境调查设备,适用于大部分地质条,但此类设备目前国内保有的数量较少。目前云南省多数采用XY-1钻机进行土孔钻探,全程套管跟进。在采集不同样品时,对套管(钻杆)、钻头及与样品接触的非一次性采样管进行清洗。重金属样品采集采用木铲,挥发性有机物用非扰动采样器,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采用不锈钢铲或用表面镀特氟龙膜的采样铲。对检测VOCs的样品进行单独采集,不能进行均质化处理。取土器将柱状的钻探岩芯取出后,先采集用于检测VOCs的土壤样品,再采集用于检测SVOCs和重金属的土壤样品。

地下水取样应满足每个区域各1个地下水孔,每个地下水孔取1份样品。地下水样品用带控制阀的贝勒管在地下水水位以下50cm位置采集。先采集VOCs水样,再采集其他指标水样。VOCs样品采集时,贝勒管应缓慢放入水面和缓慢提升;样品收集时,应控制流量,并使水样沿瓶壁缓慢流入瓶中,直至瓶口形成凸液面,旋紧瓶盖,避免采样瓶中存在顶空和气泡。对于未添加保护剂的样品瓶,地下水采样前需用待采集水样润洗。其他技术要求应满足采样技术规定“ 地下水样品采集”要求

样品流转运输应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严防样品瓶的破损、混淆或沾污。

VOCs样品及地下水样品运输应设置运输空白和全程序空白。一个样品运送批次设置运输空白双样和全程序空白双样。

运输空白:采样前在实验室将空白试剂水放入样品瓶中密封,将其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不开封,之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试验,用于检查样品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三、质量控制

构建云南统一、专业高效的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地块基础信息调查、布点采样、样品制备与分析测试、数据上报与审核入库等各阶段全过程质量控制,有效规范调查各项活动,保证调查数据科学准确和真实可信。

质量控制包括:方案编制完成后,由本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布点及采样方案进行自审、互审、内审、专家论证和采样现场的检查。各级审核依据主要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作业指导书》、《重点行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方案编制指南》及相关规范要求。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审查意见反馈给相关编制人员,监督并督促整改,整改完成后提交整改情况说明书。

按照国家技术规定,对完成基础信息调查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逐一编制企业基础信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需包括基础调查开展过程、调查信息汇总、地块风险初步筛查结果等内容。对疑似污染地块需进行初步采样调查,需在地块采样、分析测试结束后,结合试验数据,编制完成《地块初步采样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需包括地块检测结果分析、地块风险分级等相关内容。

对所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从调查开始,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整理收集各个企业基础信息调查相关资料收集、布点方案、调查报告及评估等相关档案,做到“一企一档”,并按照各州(市)要求及时移交州(市)环境保护部门(或技术组)存档管理。

5、结束语

云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单一的专业队伍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需加强土壤、地下水调查及采样队伍建设,组建多专业人员团队,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基于目前云南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形式及复杂程度,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标准为政府提供监督管理依据,为企业明确责任划分,为调查人员统一工作流程与方法。同时,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调查标准应与土壤及地下水管理体系、土壤及地下水法治体系、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监控体系等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云南省整体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