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路径

作者

刘玲

中国石油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为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种时代背景有利于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提升信息收集管理效率,保障政工工作的针对性,还能打造形式多样的政工工作平台。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要创新开展政工工作,还须培养数字化素质过硬的政工干部队伍,加大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力度,优化完善政工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拓宽政工工作渠道和空间,让大数据时代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提供更大助力。

1 国企政工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1.1 大数据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

企业职工思想动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受限于信息采集手段和分析能力的不足,往往采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不同职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这种粗放型的工作方法在应对个体思想波动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且无法精准识别潜在的思想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通过对职工在各类数字化平台的行为数据、社交互动、意见反馈等信息的持续采集,可以构建多维度的职工画像,从而准确识别不同群体的认知特征和思想倾向。

1.2 数字化平台构建与教育载体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传统以集中宣讲、个别谈话为主的单一教育模式正在向多元化、交互式的方向转变。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打破了时空限制,使教育资源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通过建立专属的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整合了政策解读、理论学习、案例分享等各类资源,职工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访问相关内容。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异步性,职工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通过课程回放、资料下载等功能反复研读重点内容。移动端应用的普及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便捷性,碎片化时间得以有效利用。在互动交流方面,企业内部社交平台为职工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话题讨论区的设置促进了观点的碰撞与融合。

1.3 大数据促进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方式发生了显著变革。传统模式下,政工人员主要依靠人工渠道获取职工思想动态,信息采集效率较低且存在滞后性。而当前数字化环境为企业职工提供了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平台,其参与互动的主动性显著提升,这为思想状态信息的采集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政工部门能够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系统性整合,通过建立结构化的职工信息数据库,实现个人基础档案、行为轨迹、意见反馈等多维度数据的关联存储。这种数据管理方式突破了传统纸质档案或孤立电子文档的局限性,形成了动态更新的职工信息管理体系。在数据处理层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对非结构化的文本评论进行情感倾向分析,数据挖掘算法能够识别职工关注热点的演变规律,这些分析方法为研判群体思想动态提供了量化依据。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不同业务单元间的职工数据得以互联互通,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工工作创新的实践路径

2.1 政工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政工体系建设中,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需通过制度规范、技术防护和人员管理构建多层级防护体系。制度层面需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权限与操作规范;技术层面应部署基础安全设施,实施等保测评与加密措施,建立分级访问控制;人员管理需开展差异化培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同时需加强外部协作获取威胁情报,对于涉及大规模员工个人信息的数据分析项目,应当进行专门的数据安全评估,必要时引入第三方审计。系统日志的完整保存和定期分析有助于发现异常访问行为,为事后追溯提供依据。移动办公场景下需要特别关注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移动设备管理 (MDM) 系统实现远程数据擦除等管控功能。这些措施的系统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为数字化政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2 政工队伍数字素养提升机制研究

数字化转型对政工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方法已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条件。企业需要系统规划政工人员的数字化能力培养体系,将技术培训纳入常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操作规范、数据分析软件的基本功能、网络舆情监测工具的使用技巧等实用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帮助政工人员理解数字化工具在思想动态分析、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企业应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整合各类在线课程、操作手册和典型案例,为政工人员提供持续学习的支持。在激励机制方面,可将数字化能力纳入岗位考核指标,设立专项技能认证制度,将数字化素养与职业发展通道相挂钩。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政工队伍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提升运用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2.3 政工工作模式数字化转型策略探析

数字化转型对政工工作的模式创新提出了系统性要求。在平台建设方面,需要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开发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的政工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政策宣传、思想教育、意见反馈等功能的有机融合。该平台应当支持 PC 端和移动端的多终端访问,确保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内容管理上,可采用智能推荐算法,根据员工的岗位特征、学习记录等数据推送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工作模式创新需要协调线上与线下资源的配置比例,线上活动应注重互动性设计,如增加弹幕评论、实时问答等功能提升参与感;线下活动则要强化体验式设计,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化教育效果。项目管理方法的引入要求建立规范的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流程,运用甘特图等工具进行进度管控,并设置关键节点考核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员工需求调研的长效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反馈数据,据此调整工作内容和形式。评价体系的优化应当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既关注活动参与率、完成度等量化指标,也重视思想认知变化的质性评估。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直观掌握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资源配置方面,可建立政工资源共享库,实现课件、案例等资源的跨部门调用,避免重复建设。这种系统化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政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要求。

结束语: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是一种双重目标导向,治理结构、所有权以及管理体系非常特殊的大型企业,一定程度上具有垄断地位。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崛起和普及推广,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必然与大数据时代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时代背景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有企业还须充分借助大数据时代的强大推动力,探索创新政工工作路径,提升自身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丽丽 . 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 [J]. 中外交流 ,2021,028(004):154-155.

[2] 许一鸣 . 新时代国有企业” 智慧党建” 工作研究 [J]. 民航政工 ,2018(5):3.

[3] 陈 晓 龙 . 新 形 势 下 国 企 政 工 工 作 面 临 的 挑 战 [J]. 中 国 高 新区 ,2019,000(00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