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黄贵阳 贾晓雨 孙长城
吉林省玖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1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1.1 耐久性强
混凝土结构具备卓越的耐久性,可在各类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实现长期稳定使用。它能够有效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以及生物的破坏等诸多挑战。于部分工业建筑领域,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化学物质的腐蚀作用,有力保障建筑物的长期稳固使用;在海洋环境之中,经特殊处理的混凝土结构亦能抵御海水的侵蚀,显著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这一显著特点促使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重大工程中,如桥梁、大坝等项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整体性好
在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结构可借助整体浇筑的途径,构建起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具备优良的整体性特质。此良好的整体性赋予了结构更强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更为有效地承受各类荷载,涵盖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等。当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整体性卓越的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将荷载均匀地传导至基础部位,从而降低结构遭受破坏的程度。以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严谨规范的施工,该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地抵御地震作用,全力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1.3 可塑性高
混凝土具备优良的可塑性,能够依据工程实际需求,浇筑形成各种形状与尺寸的结构。无论是如柱、梁、板等简单的基本构件,亦或是像大跨度空间结构、异形建筑等复杂的建筑形态,均能够借助模板的科学设计以及混凝土的规范浇筑得以实现。这为建筑师和工程师赋予了极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有力推动土木工程达成不同的功能目标与美学追求。譬如,部分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建筑,运用了别具一格的混凝土造型,成功打造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要点
2.1 原材料质量把控
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基础。对于水泥,需严格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强度等级、安定性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分开存放,防止混用。砂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其粒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和易性与强度,采购时要严格检验,含泥量超标的砂石需冲洗处理,以降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性能,但使用不当有负面影响,选用时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掺量,同时严格检验其质量,确保稳定可靠。
2.2 配合比设计优化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开展配合比设计工作时,需依据工程的设计标准、施工环境以及原材料特性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试验探究来确定最优配合比。首先,应开展试配工作。根据设计要求与原材料的实际状况,初步拟定配合比方案,随后进行试拌操作,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等性能参数。若试拌结果未达设计要求,则需对配合比加以调整,直至满足设计标准。其次,需考量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形。在实际施工期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等环节会对其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适度考虑这些因素,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性能稳定。此外,还需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施工季节,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适当增加缓凝剂的掺入量,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长;在冬季施工时,应适当增加早强剂的掺入量,以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3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管理
混凝土搅拌是保障其质量均匀性的关键环节。在搅拌作业中,需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用量精准。同时,应合理把控搅拌时长,以实现混凝土的充分均匀搅拌。针对搅拌设备,需定期开展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搅拌作业前,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转。搅拌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搅拌状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混凝土运输同样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例如,应选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车等,并合理控制运输时间与运输速度。若运输距离较远或运输时间较长,需在运输过程中进行适度搅拌,以维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同时,应根据气温等环境因素,对混凝土实施适当的保温或降温处理,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
2.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施工
混凝土浇筑系指将混凝土自搅拌设备输送至结构构件的过程。浇筑前,需对模板、钢筋等展开检查,以确保其契合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应清理模板内的杂物与积水,保障混凝土与模板、钢筋之间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能。在浇筑进程中,需对浇筑速度与浇筑高度加以控制。浇筑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浇筑高度不宜过高,以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产生较大冲击力,进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振捣是确保混凝土密实性的关键工序。在振捣过程中,应选用适宜的振捣设备,如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等,并把控好振捣时间与振捣频率。振捣时间既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会致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过短则会造成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振捣时需留意振捣顺序,通常应从边角起始,逐步向中间推进,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此外,要避免振捣棒触碰模板、钢筋等,以免对结构质量造成影响。
2.5 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
混凝土养护是保证其强度增长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养护时要根据混凝土类型、环境条件等选合适方法。普通混凝土一般用覆盖浇水养护法,浇筑完毕后及时用草帘、麻袋等覆盖,定期浇水保持表面湿润,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 天,有抗渗要求的不少于14 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易产生温度裂缝,养护时要采取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如蓄水养护、覆盖保温材料等。此外,养护中要观察混凝土表面情况,发现裂缝、起皮等现象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养护记录,以便评估和分析养护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从原材料质量把控到配合比设计优化,从搅拌运输到浇筑振捣,再到最后的养护工作,每一步都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复杂度的提升,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未来,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同时,相关从业人员需提升专业素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与标准,精准把控各施工环节,如此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与安全,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为城市与社会发展作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自一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J]. 四川建材,2024,50(07):125-127.
[2] 牟青贺,张婷 .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J]. 新城建科技,2024,33(0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