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公路工程测量中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贾存尧

身份证号码:622222198607300011

引言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手段,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灵活性、高分辨率和成本效益,迅速成为测绘工程中的重要工具。相比传统的地面测量和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在低空中执行高精度的测绘任务,提供更细致和全面的空间数据。特别是在地形崎岖、环境恶劣的地区,无人机遥感技术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显著提高了测绘作业的效率与精确度。因此,研究和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应对多样化的测绘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

1 无人机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无人机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涵盖飞行平台、控制系统、传感器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飞行平台是无人机系统的基础,通常涵盖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两种类型。固定翼无人机适用于大范围、高速的数据采集,而多旋翼无人机则适用于精细化、低速的近地飞行任务。控制系统是无人机飞行的核心,涵盖飞行控制器、导航系统和地面控制站,负责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路径规划和任务管理。传感器设备是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关键,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获取多维度的地面信息。常用的传感器涵盖光学相机、热红外传感器、多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等。数据处理系统则负责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分析,通过高性能计算设备和专业的软件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拼接、校正和分析,生成符合应用需求的地理信息产品。无人机系统各部分的协同工作,确保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高效运行和应用,实现对地表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和处理,为各种测绘、监测和分析任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 公路选线测量

在公路选线阶段,准确获取沿线地形、地貌、地物等信息对于确定最优路线方案至关重要。无人机测绘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地采集这些信息,为路线规划提供详细的数据基础。通过无人机搭载光学相机和激光雷达进行低空飞行测量,获取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和三维点云数据,可直观地展示沿线地形起伏、植被分布、建筑物位置等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计算出不同路线方案的填挖方量、拆迁量等关键指标,为路线方案的比选提供量化依据。例如,在某山区公路选线项目中,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结合 GIS 分析,发现原设计路线方案中存在一段穿越大型山体的路段,填挖方量巨大且施工难度高。经过重新规划,选择了一条绕避山体的路线方案,不仅减少了填挖方量约 30% ,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还提高了公路运营的安全性。

2.2 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在山区公路测绘工程里应用多传感器协同方案,需要把照相设备、激光测距仪、卫星定位装置这些传感设备合理布置到无人机平台上。飞行作业过程中,激光测距仪主要利用发射接收激光束的工作方式,可以精确获取地形三维点云数据,就能详细还原出山区的复杂地形特征,有效改善单一传感器在地貌测量中存在盲区的问题。照相设备则通过持续拍摄地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丰富的植被、岩石等地物表面纹理细节,为测绘成果叠加视觉层面的信息维度。卫星定位系统这边主要负责实时跟踪无人机的地理位置,给其他传感器采集回来的数据打上精准坐标标记,确保所有测量数据都能对应到实际地理空间坐标。当这些不同类型传感器同步采集完数据后,需要用专门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联合处理,简单来说就是把激光测距数据、影像数据、位置数据这些不同格式的信息整合起来交叉验证。

2.3 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的改进

构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是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核心任务,为此需要对现有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采用基于多视点融合的三维重建技术,通过多视点影像数据的融合,消除单一视点带来的数据盲区和误差,提高模型的完整性和精度。其次,优化三维网格生成算法,通过细分和光滑处理,生成高精度的三角网格模型,提升模型的细节表现力。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对模型进行地理校正和坐标转换,确保模型的空间一致性和精度。引入多尺度建模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复杂度,采用不同的建模策略,实现高效、精确的三维重建。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构建交互式三维模型,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测绘区域的地形和结构,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凭借改进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确保生成的三维模型具有高精度、高细节的特点,为测绘工程提供精确的空间参考。

2.4 GPS 定位精度优化技术

GPS 定位精度直接影响无人机航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复杂地形中。采用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和精密单点定位(PPP)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RTK 技术通过基站与无人机之间的差分信号修正,提高实时定位精度,减少 GPS 误差。而 PPP 技术则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精密解算,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通过增强 GPS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如使用多频段信号接收器和抗干扰算法,可以减少环境干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航测的整体精度。

2.5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无人机遥感测绘中的应用集中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弹性扩展能力,遥感数据可在云端进行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处理效率提升 3 倍以上,数据传输速度达到 1Gbps,实现了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动态更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遥感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优化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的精度。

2.6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融合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精确的地理信息和实时动态监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这一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城市规划阶段,无人机可通过激光雷达和高分辨率影像快速生成城市地形和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为规划设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无人机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拥堵状况,生成动态交通流分布图,为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和路线规划提供依据。在环境管理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监测城市热岛效应,通过热红外传感器捕捉地表温度分布,为制定城市绿化和降温方案提供数据支撑。结合物联网技术,无人机可实时传输采集的数据,与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形成数据流闭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精准管控。

结语

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数据处理、天气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优化飞行方案与设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与安全管理等应对策略,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实际案例表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公路工程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随着无人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领域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进一步推动公路工程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广应用无人机测绘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应用模式,以提升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邰卫笑,钟辉,张彦德.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3(16):70 - 72

[2] 杨迎松,王克勤,赵洋毅.基于无人机航测的水土保持监测精度及提升途径[J].亚热带水土保持,2024,36(4):20 - 24

[3] 张树静,李冬梅.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4(23):93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