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贺彩霞

靖边县第六小学 7185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它不仅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工具,更是推动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如何实现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有机结合,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教学评”;小学语文;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知识导向型课堂正逐渐被能力导向型课堂所取代。为切实贯彻教育改革的精神,教师不妨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这一理念的实施,将评价贯穿于教学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课堂的整体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清晰地把握教学需求,优化教学设计,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

1.1推动建立生本课堂

学生是能力素养导向型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了评价的作用,用评价反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深度分析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况,帮助教师以学定教,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认知水平相一致,为生本课堂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1.2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重视评价的运用。实时跟踪型评价让教师得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把握促成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契机,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面对学习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面对后进生以及成绩下降的学生,教师可给予关怀性评价,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使其对语文学习保持信心。

1.3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语文课堂,让评价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反思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新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教学设计的优化方向。同时,教师在以评价为基础的高效互动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针对性调整教学设计,让新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助力学生成长。

2“教学评”一体化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一体设计教学,明确教、学、评目标

在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融合教学路径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立一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模式,其精髓在于紧密融合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及评价机制,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体系,保证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都紧密围绕预设目标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需着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增进,其为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初便能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据此设计出既顺应学生认知发展,又能准确衡量学习效果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有导向,学习有目标,评价有基准”。

2.2情境融入教学,激发学、评互动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原理,学习过程被视为一个积极构建知识的动态过程,而情境作为知识构建的必要环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情境教学法正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鲜活体现,通过构建与学生日常紧密相关或紧扣课文内容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推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语言,达成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情境所提供的互动平台,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与评价的机会。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在课程引入阶段,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寒冷冬夜的城市景象,辅以柔和而略带哀愁的背景音乐,迅速构建起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情感基调,引领学生迅速沉浸于故事情境之中。随后,教师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启发学生设想自己为故事中的小女孩,漫步在寒风凛冽的街头,亲身体验她的孤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筹备简短的情景剧,再现小女孩点燃火柴、目睹幻象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需精确把握课文内容,并创造性地融入动作、表情及对话,以深化对人物情感的领悟与表达。组织全班观赏表演,并激励学生从剧情复现、情感传递、创意展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即时评价,促进积极的学、评互动。在评价环节,除常规的书面测试外,引入“情境反思报告”,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所学知识点及对自身或他人表演的评估。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促进自我反省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实现评价的多角度与深度覆盖。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模拟情境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理解力及创新能力。

2.3基于过程确定标准,实施以过程为依据的教、学、评反思

将评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用评价来串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之一,同时也能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导向下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的提升提供不可被忽视的支持与助力。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就要着眼过程,参考教和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反馈来确定评价标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过程性评价,完成以过程为依据的教、学、评反思。具体到实践中,教师就要在过程视角下建构起一个贯穿全程的动态化评价体系,先从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确定一套行为评价指标,用以发挥评价的“促学”作用,然后创新评价工具,引入教学、学习日志或反思表,与学生一起完成对课堂上教、学全过程的记录,用以审视和调整教、学、评的策略,进而发挥评价的“励学”作用,最后分别在教学新知识的前、中、后期开展以诊断为目的的测试与评价,借测试与评价的结果来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果,以便于发挥评价的“诊学”作用。

3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中,融入“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使评价如春雨般滋润于教学与学习的每一角落,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洞悉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秘诀。教师需以评价为切入点,立足于教学需求,以教学目标为坚实基石,精心构建符合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活动,不仅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利器,更是推动探究式教学蓬勃发展的关键。它贯彻“以学定教、以评定教”的原则,为学生成长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晶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J].格言(校园版),2024(27):23-25.

[2]傅茂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以课文为例[J].华夏教师,2023(31):74-76.

[3]普海馨.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4(3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