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

徐珊

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237400

引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重视创设情境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随着对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提高,开展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研究十分必要。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让学生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问题

(一)教材内容解读碎片化且缺乏整体规划

有些教师只是浅尝辄止地去了解北师大版教材,按照教材既定的单元、课时顺序进行教学,没有去挖掘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把同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割裂开来,学生学过的东西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不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设计单一,缺乏思维引导

在教学活动上,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讲授为主,缺少新颖性和多样性 [1]。教师的教学过程侧重于知识的灌输,没有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未有主动地思考、探究的过程,很难掌握知识的本质,不能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片面且缺乏反馈功能

当下,教学评价大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把考试分数当作主要评判准则,轻视对学生学习进程、思维发展、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法简单化,缺少多种性与整体性,不能及时,精确地给予学生学习状况的回馈,教师难以按照评价成果来调节教学策略,进而影响到教学成果的改善。

二、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深度研读教材与教学单元重构

教师要摆脱教材的简单“照本宣科”,认真研读北师大版教材,把握教材知识的整体脉络和逻辑。根据知识的关联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教材原有的单元界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单元,明确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内容的时候,一位教师发现到“小数除法”单元跟后面“倍数与因数”单元存在一些联系。因此,就把“小数除法”里计算能力的培养同“倍数与因数”中数的概念理解结合起来,重新安排教学单元,在教学过程当中,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整数除法,然后慢慢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比较之中体会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之后又利用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如算商品单价、总价之类的问题,把小数除法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在开始“倍数与因数”教学的时候,凭借前面小数除法学习过程中对数字关系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探寻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数字知识的认知变得更为系统化、深刻化,从而改善教学成果。

(二)设计创新活动以推动思维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把培养数学思维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通过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连串的教学活动。第一,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学生用自己带的任意不同长度的小棒拼三角形、四边形。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些小棒能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能拼出呢?”、“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稳定又有什么区别呢?”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第二,进行三角形的探究活动,教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三角形的角和边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试着对这些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理由 [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讨论,逐渐形成了对三角形、四边形特征的认识,最后教师抛出拓展性问题“如何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健全评价体系,增强反馈效能

创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含知识掌握、学习过程、思维发展、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从而给学生修正学习策略、教师改进教学办法提供根据。

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除法”单元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组合作情况等进行课堂评价,及时表扬学生,并对其进行指导,在作业评价方面,对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只是评价的重点,而且对学生思维的解题过程以及书写是否规范等都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了细致的批注讲解。组织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个生活中的与乘除法相关的问题解决策略并加以展示。教师从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都有显著提高。

结束语: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是提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对当前的教学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深度研读教材重构单元,改变原有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评价等,能对学生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其数学思维和素养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需不断思考和优化这种教学方式,使之符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必凤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路径 [J]. 华夏教师 ,2025(1):102-104.

[2] 黄芳 . 结构化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策略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2025(3):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