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的研究
王朋全 周建良
杭州宇杭石油储运有限公司 杭州余杭 311100
引言:
成品油库作为危险化学品集中储存的场所,储存的大量易燃易爆物质,成品油库被列为重大危险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成品油库的规模和数量持续扩大,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在新能源冲击下,传统能源市场受到挤压,企业经营成本升高,成品油库的安全管理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加强成品油库的安全管理,建立并高效落实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对于行业稳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 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的必要性
1.1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成品油库事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建立完善的管控措施并执行,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1.2 保证成品油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国家能源安全管控日趋严格的当下,在行业发展达到一个瓶颈期的节点。建立健全的成品油库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促进行业运行可持续发展。
2 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内容
2.1 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
2.1.1 明确包保责任主体:
按照目前国家关于重大危险源管控标准要求,责任主体在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按照分工履职,在权限范围内落实好管控要求。重大危险源三级包保责任人任职要求及职责主要包括如下:
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组织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工作。
技术负责人:由具备化工、安全等相关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技术监测和风险控制。
操作负责人:由具备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的现场直接管理人员担任,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日常操作和安全管理。
2.1.2 建立责任制度
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在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中的职责权限。在成品油库运行中,强化岗位人员与外部、设备及同事间的信息交互。随着信息化发展,中心集成化控制取代分散控制,岗位人员面临一岗多责、响应时间压缩的挑战。需严格落实岗位责任,确保安全管控到位,避免因责任不落实引发严重后果。
2.2 自动化系统应用
成品油库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作业中人为参与减少,现场监管向远程转变,已构建起立体型安全管理系统,涵盖生产安全监控、主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为核心,覆盖收、储、发作业流程,集成作业流程控制、可燃气泄漏报警、视频动态监控等多种功能,形成综合监控平台,实现全过程监控与联动控制,报警与视频联动可快速核实异常。随着技术进步,视频单兵、无人机巡检等手段试点应用,监控网络更完备,能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主动报警系统是对现场应急响应的关键补充,包括对讲通讯、火灾报警等,虽未来或被集成替代,但当前仍发挥重要作用。消防系统按油库等级配置,大中型油库已形成独立体系,支持一键启动灭火方案、远程控制消防设备,未来将更完善,为油库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3 加强培训和演练
当前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性和通用性之间的壁垒问题愈发凸显,打破专业性与通用性的壁垒,专家也要修基础课,医生不了解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消除风险的措施主要包括:
2.3.1 强化基础知识培训:打破各岗位之间的壁垒,组织消防安全等通用技能的培训课程,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成品油库作为危险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其他一般单位有很大的区别,事故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初期识别到风险,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够立即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2.3.2 综合演练:定期开展包含多个专业领域在内的综合演练,模拟真实场景,让不同专业人员协同合作,提升整体应对能力。应急演练是检验能力和让岗位人员熟悉具体应急流程的方式,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盲目、不慌乱,有效开展抢险救护的有效途径。成品油库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是多样化的,传统的火灾爆炸与新兴的网络信息安全是同等重要的,从年初九制定完善的演练计划,根据行业的发展融合进更多远的应急响应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2.4 第三方专业团队的监检
企业引入第三方专业队伍开展检查检测评估评价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一趋势由多重因素驱动。首先,第三方机构凭借专业性与独立性,在产品质量控制、安全性能检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为企业提供全面、公正、精确的检测服务,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心。其次,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提高,行业管理对成品油溯源等监管趋严,企业需提升产品品质。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满足企业需求,通过专业检测和评价帮助企业改进产品,提升竞争力。此外,第三方机构掌握行业资源,还能提供技术咨询、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战略和产品质量标准。
3 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的实施策略
3.1 完善的制度保障
3.1.1 需构建完善的油库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包保责任制实施提供法律支撑。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是重点监管对象,法律法规更新频繁,收集、整理与消化任务繁重。近年制度密集更新带来新隐患,企业需及时跟进法规动态,精准治理隐患,确保合规运行,这是油库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3.1.2 制定与修订管理标准至关重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作业过程管理的“法典”与底线要求。法律法规源于实践教训,制度规程完善需紧跟时代,以最大限度发挥法律效用。避免以自身经历为代价,应将制度修订视为最小成本培训。制度与规程至少三年一修订,运行中若发现漏洞,及时修订、评审、培训并下发,是对员工最大的关怀。
3.2 基础设备投入
加强科技支撑是提升油库安全管理的关键。目前,信息化与 AI 技术发展迅速,但油库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仍落后于行业。虽实现集中发油,但设备状态监控未普及,发油作业依赖现场监管;视频监控虽在,仍需人工巡检确认安全;设备检修难以预先维保,隐患未除。因此,需持续投入基础系统、升级智能化技术,常抓不懈,以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3.3 队伍素质提升
按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成品油库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提高。但实际操作中,老员工学历低、依赖经验主义问题突出,即便提升学历,眼界也未拓宽,行业交流匮乏成管理难题。鉴于成品油库重大危险源需专业化管理,充分交流十分必要。通过小范围人员交流学习、大区域研讨学习,能有效打破交流障碍,提升各方管理水平,推动油库管理进步。
4、结论
油库重大危险源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是保障油库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责任制度、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加强培训和演练等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油库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庄小刚. 油库重大危险源油罐区危险性分析与控制措施[J]. 石化技术 ,2023,30(11):215-217.
[2] 余元创. 双重预防机制在油库重大危险源及隐患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4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