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作者

许洪菊

冕宁县泽远镇中心校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621

一、引言

文字认知是阅读与写作的底座,语文学习的入门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的识字数量与识字技能设定了具体标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需累计掌握约 2500 个常用汉字,大致 1600 字左右可成文,应掌握初步的自主阅读技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编排上独领风骚,着力引导学生揭示汉字的内在逻辑,熟练掌握文字辨识术,在教学实施阶段,若干教师未能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教学手段单一无变化,学生识字兴趣未达到理想水平,识读效率欠奉,系统审视小学中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增长的现实意义重大。

二、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某些教学场合,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直接向学生灌输汉字的发音、书写和字义,运用重复书写技巧,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机械化的教学手段,缺少趣味与启发性,学生易陷入单调无聊,识字动力减弱,在教授“碧”字之际,教师仅对学生说明“碧”字为上下结构排列,眼前所见乃“王”与“白”之结合,眼前所见乃“石”,学生虽可暂且掌握字形,探究“碧”字结构组成之缘由,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表面。

(二)忽视汉字规律与文化内涵

汉字集成了音、形、义三个要素的统一,独树一帜的构字法则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事汉字识别教学的教师集体,往往只看重汉字的表面属性,忽视引导学生对汉字规律与文化的探究性引导,研讨“休”字,由“人”形与“木”形结合,人倚树干稍事休憩。若教师未传授这一字造原理,学生对“休”字的深层内涵理解存在隔阂,对学生汉字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欠佳。

(三)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是语文的沃土,生活实际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吻合,实际上在授课环节中,不少教师未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识字素材库,课堂教材成为识字教学的封闭空间,课堂习得的汉字知识群,面对生活场景时无法灵活施展,阅读能力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在认知“超市”“商场”等用语之后,置身现实生活,步入超市或购物中心之际,未将所学词汇与实际情境相贯串,汉字运用认知浅层。

三、提高小学语文中段识字效率的策略

(一)巧用教材资源,渗透识字方法

1. 字理识字法

部编版教材编撰阶段,聚焦汉字构字逻辑的阐释,教师可借助这一特性,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汉字的源流,把握其形态与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解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融”字的情境下,教师可向学生呈现“融”字的甲骨文演变阶段,该侧为“鬲”标识,说明一种烹饪器皿,该侧显现“虫”字,于烹饪器具内对食物实施蒸煮程序,食物松散、液化,进而使学生形象把握“融”字“融化”的内涵,学子们对字形有了牢固掌握,能更透彻地洞察文字的深层含义,增强文字识别步伐。

2. 归类识字法

诸多生字普遍含有相似的部首或结构特性,教师可辅导学生实施字词分类教学实践,传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新识生字新词新教,教师察觉到“豌、按、适、恐”等字均呈现左右结构,左右宽窄差异大。教师可让学生预先捕捉这些字的构造神采,着手实施书写锻炼阶段,学生由此能触类旁通,迅速把握此类字的书写要领,探讨部首共现的字符组合规律,水系由江河湖海等水体组成,教师能引导学生察觉这些都与水相联,进而深化对字词含义的把握。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1. 游戏情境

游戏活动成为小学生的首选娱乐,将游戏与汉字教学相结合,轻松愉快环境,学生识字效果佳,文字谜题挑战互动,教师可结合汉字特性创制谜面,在教授“告”字之际,“牛尾被咬掉一截”,学生凭借深思熟虑猜中谜题,对“告”字的认知将更为鲜明。“汉字连珠”及“摘果游戏”等趣味活动能显著点燃学生的识字热情,增进识字成效水平。

2. 生活情境

依托生活情境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学生能切实体会汉字在现实世界的普遍运用,教师能引导学生留意校园、街市、商场等地的横幅、标语等,挖掘汉字深层底蕴,在习得“百货店”“餐饮店”等基础概念之际,教师可布置实施“日常汉字”搜集作业,指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汉字运用实例,课堂内交流心得与洞察,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对识字的自觉性逐步增长,识字速度显著攀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巩固识字成果

1. 阅读活动

阅读是提升识字能力的核心途径,教师可借鉴部编版教材“快乐阅读推荐书单”,引导学生投身阅读活动,阅读进行之际,学子们持续接触汉字教学互动,字义解读的上下文依托,进而强化汉字记忆的深度,学生投身于《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探索,频繁遭遇“仁爱”“娇艳”“勇猛”等字眼,在特定环境里,学生对这些词的领悟将更为透彻,识字水平大幅进步。

2. 写作活动

写作过程使学生得以运用汉字资源来展示个人思维,教师可借鉴教学大纲,构思数个简明写作作业,记录生活点滴、创作小故事等,文字铺陈之际,学生需思考汉字运用的恰当手段。该策略有效提升了识字基础,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在领悟描绘风光的词汇之际,教师要求学生创作一篇校园风光的简短描绘,学生在写作中习惯运用“绿意葱茏”“繁花似锦”等修辞手法,进而加强对此类词汇的记忆强度。

四、结语

提高小学中段语文识字教学水平,教师需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与剖析,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总结,编排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投身于识字实践探索,唯有点燃学生的识字兴趣之火苗,引导学生掌握汉字识记的有效途径,提升文字识别水平,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桩,在未来教学阶段,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并实施新的教育模式,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与兴趣点紧密结合,让识字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快乐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建玲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 [J]. 中国校外教育 : 中旬 , 2015, 000(007):90-90.DOI:CNKI:SUN:XWLL.0.2015-20-086.

[2] 黄伟 .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J]. 西部素质教育 , 2017,3(4):1.DOI:10.16681/j.cnki.wcqe.201704177.

[3]陈良骏.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