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提升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

作者

张文娟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铝用碳素阳极在铝电解生产中是极为关键的消耗材料,其质量直接关联到铝电解过程的能耗、生产效率以及最终铝产品的质量。耐压强度作为铝用碳素阳极的重要物理性能指标,反映了阳极在铝电解槽中承受机械应力的能力。精确且可靠的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对于生产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化验分析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的化验分析结果存在波动与偏差,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生产与质量管控需求。因此,深入探究并解决提升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二、影响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

2.1 样品制备

2.1.1 抽样方法

抽样的科学性与代表性是确保后续分析结果准确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若未依据相关标准(如随机抽样原则)进行抽样,而是主观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批次选取样品,那么所获取的样品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整批产品的真实质量状况。例如,在一批碳素阳极产品中,若仅从外观较为规整的部分抽取样品,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缺陷或质量不稳定的区域,当这些样品的耐压强度化验结果高于实际平均水平时,就会导致对整批产品质量的误判,进而在生产应用中引发潜在风险。

2.1.2 样品加工

样品加工过程中的切割、打磨等环节对样品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以及内部结构完整性有着显著影响。若切割刀具不够锋利,在切割样品时会造成样品边缘出现崩裂、分层等缺陷,这些缺陷在后续的耐压测试中会成为应力集中点,导致样品过早失效,使测试得到的耐压强度值低于真实值。打磨过程若未达到规定的平整度要求,样品在测试时受力不均,同样会干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2 测试设备

2.2.1 设备精度

测试设备的精度是决定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核心要素。以压力传感器为例,若其精度等级较低,无法精确感知并测量施加在样品上的压力变化,那么在计算样品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引入较大误差。比如,当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达到 ±2% 时,对于一个真实耐压强度为 50MPa 的样品,测量结果可能会在 49 - 51MPa 之间波动,这对于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的铝电解生产来说,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质量判断。

2.2.2 设备稳定性

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对多次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关键部件如压力加载装置的丝杠、螺母等会因摩擦而产生磨损,导致压力加载过程出现卡顿、不稳定现象。在测试过程中,若压力突然出现波动或加载速率不稳定,样品所承受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测试结果失去可比性。

2.2.3 设备校准

定期校准是保证设备测量准确性的必要手段。若设备校准不及时或校准过程不规范,设备的测量数据与实际值之间就会产生偏差。例如,校准所用的标准砝码若本身存在质量偏差,在校准压力传感器时,就会使传感器的测量零点和量程出现错误校准,导致后续所有的测量结果都不准确。而且,设备在校准后若经过搬运、长时间闲置或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剧烈变化)的影响,其校准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若在未重新校准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也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可靠。

2.3 操作过程

2.3.1 压力加载速率

压力加载速率对样品的破坏模式和测试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在标准测试方法中,通常规定了特定的压力加载速率范围(如 0.5 - 1.5MPa/s)。当压力加载速率过快时,样品内部的应力来不及均匀分布,会在局部区域形成过高的应力集中,导致样品发生脆性断裂,此时测量得到的耐压强度值往往高于样品在正常加载速率下的真实值。相反,若压力加载速率过慢,样品在长时间的低应力作用下可能会发生蠕变现象,使得样品在较低的压力下就发生破坏,从而导致测量的耐压强度值偏低。

2.3.2 样品放置对中

在测试过程中,确保样品与测试设备的加载头处于良好的对中状态至关重要。若样品放置存在偏心,加载头施加的压力就无法均匀分布在样品上,样品会受到偏心载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样品的一侧会承受较大的应力,而另一侧应力较小,导致样品在局部应力集中处提前发生破坏,使得测量得到的耐压强度值低于样品的实际耐压强度。研究表明,当样品偏心量达到 1mm 时,测量得到的耐压强度值可能会降低 10% - 15%。

三、提升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措施

3.1 优化样品制备流程

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如 GB/T 1429 - 2019《炭素材料取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在抽样前,需对整批产品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生产批次、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的不同部位等因素进行分层,然后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例如,对于一批由多个生产批次组成的铝用碳素阳极产品,先将每个生产批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层,再从每个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抽取的样品能够全面覆盖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品。

3.2 强化设备管理与维护

依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校准规范,制定详细的校准计划。校准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对于使用频繁或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的设备,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校准工作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进行,在校准过程中,对压力传感器、位移测量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校准。校准后,需对设备进行多点测试,验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并保存校准报告和测试数据。例如,在对压力传感器校准后,分别在其量程的 20%、50%、80% 处进行压力测量,测量误差应控制在 ±0.5% 以内。

3.3 规范人员操作

制定完善的操作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涵盖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测试的相关标准(如 GB/T 5162 - 2006《金属材料 室温压缩试验方法》)、操作规程、设备原理与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培训结束后,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查操作人员对测试标准、操作规程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考核则在真实的测试环境中进行,由考核人员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全程观察和评分,包括样品制备、设备操作、数据记录等环节。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直至其考核合格为止。

3.4 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将测试工作安排在专门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应配备高精度的空调系统和除湿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当温度或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空调或除湿机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实验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3±2)℃,湿度应控制在(50±5)%。同时,定期对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在实验室中设置温湿度记录装置,每天定时记录实验室的温湿度数据,以便对环境条件进行追溯和分析。

四、结论

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于铝电解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样品制备、测试设备、操作过程以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深入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如优化样品制备流程、强化设备管理与维护、规范人员操作以及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等,可以显著提升铝用碳素阳极耐压强度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五、引用文献

[1] 李华,张明。浅谈炭阳极质量的提升 [J]. 中国金属通报,2019 (3): 91-92.

[2] 王璇,姚桢,仲奇凡等. Correlation between chemical composition, wettability and carbon anode performance: Exploration of high quality carbon anode preparation for aluminum electrolysis [J]. Fuel, 2023, (IF = 7.4).

[3] 寇帆,仓向辉,张树朝等. YS/T 63.15 - 2023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 15 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J].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023.

[4] 王平甫。铝电解炭阳极生产与应用 [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