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对西山区团结街道发展乡村旅居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媛芬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650108

【关键字】 发展 乡村 旅居

一、发展现状

1.1 生态与文化资源丰富

团结街道地处西山区西北部,面积达 424.66 平方千米,占西山区国土面积约 53% 。这里生态环境极佳,海拔在 1700 至 2300 米之间,平均气温 17% ,森林覆盖率高达 75.3% ,享有 “昆明后花园” 的美誉。街道内居住着彝、白、苗、汉等 4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72% ,传承着如火把节、花山节等民族节日,民族刺绣、龙头三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以保留,拥有 32 个传统村落以及 3000 余栋“一颗印”土坯房 ,独特的自然生态与深厚的民族文化为乡村旅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乡村旅居项目初显成效

近年来,团结街道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知名的乡村旅居目的地。乐居古彝村作为拥有 600 多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拥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汉彝合璧古建筑群。通过围绕 “文旅 +” 理念,深挖文化内核,成功实现从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的转型升级,建成了集古村民宿客栈、茶馆、酒吧、山野露营基地和民族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大墨雨村也凭借自身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同时,街道还引进和培育了海贝农庄森林酒店、乐居之眼、予柒民宿等一批高品质住宿场所,到妥吉看日落、观风车,到团结鑫喝咖啡、看云海等成为当地特色生活体验,团结街道已逐渐成为昆明人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

二、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尽管团结街道部分乡村旅居点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整体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交通方面,部分通往乡村的道路狭窄、路况不佳,如大墨雨村和龙潭村道路曾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 ,影响游客出行体验与旅游竞争力。公共服务设施上,一些旅居点缺乏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卫生条件有待提高,停车场规划不合理,在旅游旺季时无法满足车辆停放需求。此外,网络覆盖在部分偏远区域存在信号弱或不稳定的情况,影响游客与外界的通讯及线上服务体验。

2.2 产业融合度不够

目前,团结街道乡村旅居产业融合多停留在表面。农业与文旅结合方面,虽然有部分观光果园型、农事体验型农家乐,但农业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当地特色、高品质的旅游农产品。文化与旅游融合上,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展示形式较为单一,多为静态展览,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强。例如,民族刺绣、龙头三弦等非遗项目,未充分开发成可让游客亲自参与制作或表演的体验活动,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乡村旅居产业的带动作用。

2.3 品牌建设与营销不足

团结街道乡村旅居缺乏统一、鲜明的品牌形象。各个旅居点各自为政,宣传内容和方式零散,没有形成合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在营销渠道上,主要依赖传统口碑传播和线下宣传,对新媒体平台利用不足,线上推广力度小。与周边热门旅游景区相比,在旅游网站、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低,导致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对外地游客吸引力有限,难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发展策略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宽和修缮通往乡村旅居点的道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和安全性。例如,可借鉴大墨雨村和龙潭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经验,对道路进行修复、硬化和绿化,完善排水设施,同时合理规划彩色路面铺设,提升道路景观性与文化价值。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各旅居点建设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投诉处理、行李寄存等一站式服务。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增加公共厕所数量,提高厕所卫生水平,合理规划停车场,采用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村旅居区域网络全覆盖且信号稳定,满足游客线上办公、娱乐和信息查询需求。

3.2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深化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以乐居村为例,可依托当地生态农业资源,开发更多如有机蔬菜种植体验、水果采摘节等深度体验项目,同时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食品、纪念品,如彝族特色酱菜、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艺品等,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内涵,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在乐居村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村落,定期举办火把节、花山节等民族节日庆典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到传统仪式中 ;开设非遗传承工作坊,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游客学习民族刺绣、制作龙头三弦等,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体验感和认同感,通过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居产品供给,提升产业竞争力。

3.3 强化品牌建设与营销

打造统一的团结街道乡村旅居品牌,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特色,提炼出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形象口号,如 “多彩团结,诗意旅居—— 昆明后花园的民族风情之旅”。整合各旅居点资源,设计统一的品牌标识,并应用于旅游宣传资料、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加强营销推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介绍团结街道乡村旅居特色,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与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合作,邀请他们前来体验并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举办各类主题旅游活动,如 “团结乡村旅居文化节”,吸引媒体关注报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将团结街道乡村旅居线路纳入其旅游产品体系,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