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处理机制与造价管理

作者

张柱荣

广东中岩泰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笔者参建的工业厂房建设中高大支模施工领域所面临的合同纠纷及其对造价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文章深入探讨了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 纷的成因,构建了一套结合法律规范与工程实践,通过明确合同条款、强化风险预管理、提倡协商调解和引入第三方仲裁,为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造价管理方面,论文强调了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对高大支模施工的造价估算、控制与审计策略。通过科学的估算方法、成本控制措施以及完善的审计流程,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从而有效避免因造价问题引发的纠纷。综合来看,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兼顾法律、施工与造价管理体系,为工业厂房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大支模;工程纠纷;工业厂房

一、引言

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涉及法律规范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 既要尊重施工规范、市场规律,又要遵循法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两高”的司法解释为解决这类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实践中 仍存在合同条款不明确、风险管理不足、调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纠纷处理效率低下。因此,构建一个既能保护发承包双方合法权益,又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处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高大支模施工的特殊性和项目的特异性,导致工程成本容易超 出预算,引发费用争议。如今专业的建模 BIM 软件、AI 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升造价管理的精度和效率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二、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处理机制

2.1 合同纠纷的类型和原因分析

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的类型多样,主要集中在计价纠纷、变更纠纷、质量和工期纠纷等几个方面。计价纠纷通常围绕着工程量的计算、材料价格的确定、以及特殊工艺或方案取舍的费用计算展开。变更纠纷常常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发包人和承包人选材涉及成本不合等因素导致,而质量和工期纠纷则多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工期延误等问题产生。

这些纠纷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条款不明确: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量、计价方式、变更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和合同是否有说明该项费用由承包人承担的条款不够明确,笔者经历的合同条款曾经约定“承包人须在合同折率中已考虑高支模(如有)等各项专项方案的相关费用,发包人不作补偿”条款,但是最终产生争议,承包人认为该条款中的“相关费用”仅包含专家论证费、场地服务费和编制方案费等服务费用,不含施工实体费用,与发包方认为不一致,这就容易导致双方对合同理解的分歧,为纠纷的产生埋下隐患。

(二)风险预见和管理不足: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充分评估和分配高大支模施工特有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另外,在合同实行过程中,还会存在组织专家论证、方案评估不合理等不确定因素,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预期外的情况时无法有效应对。

(三)信息不对称: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如技术知识、市场行情的了解程度差异,可能导致一方在合同谈判中处于劣势,从而在纠纷处理中难以实现公平。深入理解纠纷的类型和成因,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构建有效的处理机制,以期减少纠纷的发生,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2.2 现行纠纷处理机制的不足

现行的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处理机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各省造价站颁布的造价争议纠纷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合同条款的制定和执行往往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尤其在高大支模施工这样复杂而特殊的工程中,未能明确规定各方在特殊工艺、各项目的施工难度、不同的建筑类型等不确定因素下的权益和责任。这导致了纠纷发生时,合同内容不能提供明确的指引,使得纠纷处理过程陷入僵局。造价管理的现状也暴露出问题。传统的造价估算方法可能导致工程预算与实际成本的严重偏离。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为合同纠纷埋下了伏笔。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如 BIM、AI 建筑接入、云计算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深度不足,削弱了造价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针对上述不足,未来的纠纷处理机制应当设计得更为详细,特别是在合同条款和考虑高大支模施工的特殊性。同时,强化风险管理体系,提前介入评估该措施增加的费用,确保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预见性。此外,优化调解和仲裁机制,使其更能适应高大支模施工的复杂性,并鼓励现代信 息技术的应用,提升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3.2 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造价管理在高大支模施工中的应用

在高大支模施工中,造价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降低风险、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在造价管理中积极接触了解市场行情、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技术创新和法律遵循,实现工程的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精细化的造价估算在高大支模施工中尤为重要。传统方法往往忽略高大支模施工和结合各工程建筑性质分类的特殊性,如复杂结构、特殊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导致预算与实际成本差距大。因此,造价估算应结合专项施工方案,考虑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机械租赁、特殊工艺费用等细节。同时,应定期更新市场价格信息,对关键材料和人工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二)成本控制是造价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应设立严格的限额,对人材机使用等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并调整超支项目。此外,各建筑参与方以及全过程造价单位应全面深入询调市场价格,迅速评估并调整预算,遵循合同约定的条款,减少因该变更措施引发的纠纷。

(三)造价审计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环屏障,它对确保工程造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高大支模施工的造价审计应依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规进行,对工程量的计算、材料价格、费用追加等进行细致审查。审计过程应透明,鼓励第三方独立审计,以提高审计结果的公信力。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合同双方沟通,通过协商或第三方调解寻求解决方案,防止纠纷升级。精细化的造价估算、严格的成本控制、公正的造价审计,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对法律的遵循,是造价管理在高大支模施工中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降低因造价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推动工业厂房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高大支模施工领域中的合同纠纷及其对造价管理的影响,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构建了一套兼顾法律保障与经济效益的高大支模施工合同纠纷处理与造价管理体系。这套体系通过优化合同条款、强化风险管理、加强法律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旨在降低纠纷发生率,提高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和效率。我们提出的造价估算、控制和审计策略,有助于工业厂房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避免因造价问题导致的纠纷,从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尚诚.水利灌区渡槽基于钢管脚手架高大支模施工[J].《黑龙江水 利科技》,2024 年第 1 期 125-128,共 4 页

[2] 梁烨.高大支模技术在房屋施工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 年第 2 期 0112-0115,共 4 页

[3] 杨金平.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 年第 1 期 0103-0105,共 3 页

[4] 于海峰.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架的施工技术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 年第 3 期 0025-0028,共 4 页

[5] 姜超.高大支模工程轮毂式钢管束柱装配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安徽建筑》,2023 年第 11 期 38-44,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