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路径

作者

黄江兰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海南省东方市 572600

   

近年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加专注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进一步拓宽语文课程学习领域,注重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设备中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获得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语文核心素养 [1]。但是,当下,大多数教师在使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时,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这对于习作教学来说将难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唤醒情感,从而让其进行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感而发,有情表达。因此,在现代数字化环境下,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时,在结合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的方法,开辟新的路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形式更加多样

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并不是简单的使学生学会写作,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写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写作和自由地表达,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就可以运用数字化,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慢慢地在写作过程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作时自由想象,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写作思路。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习作兴趣。除此之外,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将习作教学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习作学习之中。

(二)教学方式更加直观

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利用数字化,为学生创设不同的习作情境,学生在进行习作学习时具有直观的感受。同时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运用数字化,可以使习作教学的内容更多元化,更具有实用性。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的例文和配图运用数字化展现出来,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合适的视频或者动画,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教学、指导更加精准。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量较少

目前,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占据主要地位,学生并不会主动地进行习作学习,学生在进行习作学习时并不能将教师传授的各种能力真正掌握。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具备开阔的阅读视野,让小学生逐渐地接受更多的阅读内容,从而在习作过程中真正的展现出他们的阅读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主要是为了应付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阅读,这样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学生的习作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2]。

(二)学生的写作水平较差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现实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差。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最头疼、最烦恼的就是写作,很多学生在写一篇作文时,经常处于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在语文课程中,作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是教师的核心教学任务。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一些写作技巧,而且还要让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同时在习作教学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但是就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而言,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严重缺乏写作的热情,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非常差。

三、基于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新路径

(一)利用数字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

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以现有教材的习作内容为基础,利用数字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情境,并且在这个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学生的习作变得更加顺畅。

(二)利用数字化改变原有的习作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教师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而学生只需要坐在课堂之中接受这些知识就可以了,大部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采用的是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在课堂中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也无法使学生在阅读层面和习作层面上有较大的突破。因此,教师就要运用数字化改变原有的习作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要明白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应该认识到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正确地对待数字化,要将数字化灵活地应用在习作教学之中,使数字化与习作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5]。

(三)利用数字化深化家校合作的方式和途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家校合作齐抓共管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为便于进行家校沟通。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搭建一个用于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不仅可以使家长与教师展开高效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利用该平台对习作教学进行指导与评价。学生在进行习作学习时对其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比如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教师对这篇作文进行有针对性地评语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于将所有学生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评价。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搭建互联网平台,为学生的习作展开更好的评价与指导。当学生在家中完成一篇作文后,家长就可以地将该篇作文上传至平台中进行共享,从而获得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与指导,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到家后教师就与学生失去了联系,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数字化实时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与评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的教学已经处于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化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我们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数字化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带来的优势和价值,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苍黎黎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课外语文,2022(01):134-136.

[2] 邢江林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J]. 新课程,2022(01):122.

[3] 高易 .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作文场景教学的探索 [J].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2):4.

作者简介; 黄江兰,女,1982 年9 月,民族:黎族,籍贯:海南省保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