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

作者

苏宇翔

七台河职业学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社交媒体的高歌猛进、流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以及台网融合的深度推进,共同塑造了数字传媒生态。这一变革对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推动其进行转型与变革。本文旨在探讨数字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以期为相关专业提供建设性、探索性启发。

关键词:数字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转型;变革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推进与不断创新,传媒的形态与格局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浪潮中,传统媒体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力求在数字化时代中焕发新生;社交媒体则凭借其强大的互动性和广泛的用户基础,高歌猛进,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流媒体平台作为新兴势力,异军突起,以其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便捷的观看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同时,台网融合的深度推进,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这些力量共同交织、相互作用,塑造了一个蔚为壮观且充满活力的数字传媒生态。这一变革不仅深刻影响了传媒行业本身的发展轨迹和竞争格局,也对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数字传媒生态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注重跨媒体技能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激发以及对新技术、新平台的敏锐感知与适应能力。

1数字传媒生态的变革

1.1传媒形态的变化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浪潮中,传统广电媒体曾经稳固的独占优势格局已然出现了显著的松动迹象。IPTV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性,成功打破了高品质电视的发展惯性,成为新的主流媒体形态;与此同时,移动音频产品的兴起更是无情地侵入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迫使其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此外,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也彻底改写了仪式化传播的固有样貌,使其更加灵活多变。这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不仅使得“影视”的概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更为宽泛的“视听”概念所取代,而且促使与视听相关的“平台”意识崛起,成为重新诠释广播影视行业迭代更新的重要逻辑和核心驱动力。

1.2播音主持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播音主持领域中,信息的传播方式大多呈现出线性的、单向流动的特点,受众往往被置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其主动性和互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在数字生态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播音主持队伍的文化审美取向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重塑,旨在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并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框架之内,而是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拥抱数字可供性所带来的强大驱动力。在“技术—社会”这一共生性生态中,播音主持人员不断探索和实践,尝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播音主持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方式。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播音主持队伍对传统播音主持传播的技术和理念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挑战和质疑。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是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这种积极的变革和创新精神,不仅提升了播音主持行业的整体水平,也为广大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视听体验。

2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的转型

2.1教育理念的调整

面对数字时代的汹涌澎湃与全面渗透,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必须紧密贴合时代脉搏,迅速且灵活地应对技术环境的日新月异,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调整与优化。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应着重强调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创新能力的培育,致力于塑造具备前瞻视野与敏锐洞察力的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化与人际化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交流环境中游刃有余。这要求我们从“人”的内在需求与情感体验出发,精心设计传播语言,使之既富有感染力又能精准传达信息。运用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潜能,鼓励他们在播音与主持的艺术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断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通过这样的教育改革,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数字时代发展需求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 2.2课程设置的优化

为了充分适应数字传媒生态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迫切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优化与升级。在保留并强化传统语言功力训练这一基石的同时,需纳入一系列与数字传媒领域紧密关联的前沿课程,旨在为学生构建起更加多元、立体的知识体系。新增设的课程内容应涵盖新媒体传播技术,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与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学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而社交媒体运营策略的学习,则能够让学生在熟悉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特性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提升内容的影响力与覆盖面。使他们成为既具备深厚语言功底,又精通数字传媒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未来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3播音主持人才的创新发展

3.1技能与知识的更新

在当今这个数字生态系统愈发成熟且日新月异的时代,播音主持的创作活动必须紧密地围绕着“数字性”这一核心框架来展开,以适应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因此,播音员与主持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积极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数字传媒的运作机制与独特特点。这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技巧和方法,还要具备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精准解读数据背后的信息,为节目策划和制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他们也需要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捕捉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为了更好地融入数字文化生态中,播音员与主持人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文化话题,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3.2职业角色的重塑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在创作流程、表现形态以及传播介质等多个维度上,都承载着推动行业创新与体系重建的重要使命。他们不仅是信息的精准传递者和深度解读者,更是公共信息交换与人际传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与桥梁,连接着信息的源头与受众的心灵。因此,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需要不断自我提升,精进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业角色定位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这意味着他们要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紧跟数字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与思维边界。在追求专业成长的同时,播音员主持人还应致力于成为数字时代传媒领域的引领者与佼佼者。

结语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深刻变革,高等院校亟需调整其教育理念,积极优化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一方面,教育机构需紧跟时代步伐,将新兴技术与传媒理念融入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应主动适应这一变革,积极培养自身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唯有如此,高等院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社会文化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播音员与主持人也能在变革中保持竞争力,共同推动播音主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战迪,刘琦.当下主持传播日常生活审美化语态的文化批评[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23(01).

[2]刘悦笛.审美即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男,1993年11月生人,汉族,黑龙江七台河,大学本科,助教,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教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