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视域下阳江雅韶镇农旅研学活动融合发展模式探究

作者

任欣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5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旅研学作为一种创新的产业融合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增长、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阳江雅韶镇,凭借其独特的红色革命历史、深厚的古村落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美食资源,积极探索农旅研学发展路径,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旅研学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一、雅韶镇农旅研学活动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丰富的文旅资源

雅韶镇拥有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红色文化方面,中共阳江县委旧址、雅韶乡农会旧址等承载着阳江早期革命的重要历史记忆,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文化独具魅力,雅韶十八座等中国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体现了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此外,雅韶镇的美食文化也别具一格,如非遗美食豆糠糍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二)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驱动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广东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各地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支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这为雅韶镇开展农旅研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逐渐向体验式、教育式转变,对研学旅游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雅韶镇农旅研学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农旅研学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一)“政企社”协同合作模式

雅韶镇创新采用“政企社”三方合作模式,由镇政府牵线搭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对接研学企业,引入专业的运营管理经验与市场资源。研学企业负责提供专业服务,包括研学课程设计、游客接待组织、市场推广等。村股份经联社参与运营,盘活本地资源,协调村民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在十年合作期内,预计至少为村集体创收 45 万元。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雅韶镇成功申报多个区级、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如中共阳江县委旧址成为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阳江漆艺院获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二) 特色路线打造与课程定制模式

依托本地丰富的文旅资源,雅韶镇精心打造了“铁三角”研学路线,串联笏朝村、平岚村和雅韶村的特色资源,形成了“美食体验 + 红色教育 + 文化浸润”的立体化研学体系。例如,在红色教育课程中,学生们在中共阳江县委旧址、雅韶乡农会旧址等地,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专业讲解,深入了解阳江早期革命故事,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在美食体验课程中,学生们亲身体验非遗美食豆糠糍的制作过程,感受地方美食文化魅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三)多元项目建设驱动模式

为提升乡村可游性、可玩性和可学性,雅韶镇大力推进多元项目建设。投资 370 万元建设雅韶村研学教育营地项目,该项目将雅韶村巷头自然村和庵后自然村连片打造,建设内容包括民俗展示广场、红色主题游园、无动力乐园等沉浸式研学体验场景,同时配套休闲餐饮区、研学展馆等丰富业态,致力于将雅韶村打造成为集研学、休闲、红色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游特色村,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接待旅游、参观和研学人数达5 万人以上。笏朝村则投资 380 万元打造特色美食产业项目,依托当地知名美食酹镬罉,发展13 家玛仔美食店,并引入专业文旅企业开发休闲餐饮、生态垂钓等特色业态,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75 万元以上。此外,还计划引入蓝莓种植采摘、帐篷露营、星空舱民宿等新型休闲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综合效益。

三、农旅研学对雅韶镇乡村振兴的成效与影响

(一)经济增收与产业繁荣

农旅研学活动有力地带动了雅韶镇的经济发展。一方面,直接促进乡村旅游收入增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如笏朝村去年吸引超 45 万人次入村消费。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众多村民参与到农旅研学项目的运营服务中。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二) 人才培育与回流

农旅研学项目的发展为雅韶镇培育了一批本土人才。通过参与项目运营、服务接待等工作,村民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吸引了部分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如回乡创业的陈计成投资开设燕云院子,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此外,与学校、研学机构的合作,为乡村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专业人才,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乡村环境改善与品质提升

为满足农旅研学旅游需求,雅韶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力度。提升乡村道路、停车、住宿等基础设施水平,建设研学教育营地、亲水平台等旅游设施。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加强农房风貌管控,打造“美丽庭院”和“四小园”。笏朝村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

特色村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颜值提升”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四、雅韶镇农旅研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挑战

部分研学课程和活动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虽然雅韶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旅游服务质量上仍存在不足;部分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旅游接待过程中的细节服务不够完善,影响游客体验农旅研学项目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二)对策建议

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农旅研学产品和课程。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数字化研学课程和沉浸式体验项目,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加强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发具有雅韶镇特色的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定期组织服务技能培训、文化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雅韶镇农旅研学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定位,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营销推广活动;加强与旅行社、学校、研学机构等合作,拓展客源市场,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和节庆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论

阳江雅韶镇通过创新“政企社”合作模式、打造特色研学路线与课程、推进多元项目建设以及提升乡村环境品质,在农旅研学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经济增收、文化传承、人才培育与环境改善的协同发展,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开展农旅研学活动、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探索适合本地的农旅研学发展模式,促进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娴 , 谢雪怡 .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以广东省阳江市部分古村落为例 [J]. 现代园艺 ,2023,46(08):167-169+172.

[2] 路伟琦 . 基于国家安全教育的项目式地理研学课程开发研究——以广东省阳江市研学基地为例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2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一).2022:222-234.

[3] 吴月容. 阳江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问题研究[D]. 广东财经学,2023.DOI:10.27734/d.

[4] 黄寿佳 , 杨洁 , 郭飞羽 . 乡村振兴背景下粤西地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5,(15):4-7.

[5] 何红林 . 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以阳江市为例 [J]. 新农民 ,2024,(28):13-15.

[6] 利剑豪 . 智慧旅游背景下阳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J]. 旅游纵览 ,2022,(23):175-177.

作者简介:任欣颖(1981-),辽宁北镇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城乡融合视域下广东农旅研学活动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机制研究(2024XJKYZ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