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焦价值观培养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

作者

曾颖斐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第一实验学校 528315

引言: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重要技能。而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全面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砖(2022 年版)》提出教师需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环境、资源和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罗尔德·达尔创作 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 承载丰富道德启示与人文关怀,在外研版新教材(2024)七年级下册 Unit One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中以书评形式对其进行了介绍。教材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幸福的来源,强调在一些人认为幸福源自金钱等物质的观念下,爱才是幸福的关键。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家庭之爱的力量,思考幸福的真正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此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是初中生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想素材。通过对此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立足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感悟真诚品质,透过人物形象构建正向价值认知,通过情感表达培育高尚道德情操。英语课程需要不仅注重语言能力培养更强调文化理解与人格塑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奇幻故事背后蕴藏深刻教育意义,为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想象空间与思考契机。

一、挖掘故事情节,培养诚实品质

查理·巴克特生活环境极度贫困,家庭成员共用一张床铺,冬日寒风穿透房屋缝隙饥饿感始终伴随,然而男孩从未因此抱怨或心生嫉妒,当他偶然捡到路边硬币行为举止仍然保持诚实本性,先询问周围人群是否有人丢失确认无人认领后才小心翼翼购买朝思暮想巧克力。金券寻获环节设计巧妙展现人性试炼,四位幸运儿因各自缺点失去参观机会,唯有查理凭借纯真心灵获得最终礼物。在进行整本书故事主线梳理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讨黄金券事件背后道德考验,分析主人公面临贫困仍然坚守诚信原则感人故事。阅读活动中设计情境模拟让学生代入角色思考:若自己像维鲁卡获得一切想要物品会变成什么样子?若像麦克懂得所有电视节目技巧生活质量会提升吗?通过角色扮演形式学生切身感受虚荣、贪婪、自私等不良品质带来负面影响,明白诚实做人重要性。

故事中铺陈许多诱惑场景:花园全部由糖果构成,河流竟然流淌巧克力,工厂各处陈列美味点心,旁观奥古斯特因贪婪跌入巧克力河遭遇管道吸入,见证维鲁卡因任性被松鼠判定坏核桃扔进垃圾槽,目睹麦克因痴迷电视变成微缩人物,见识维莱特因骄傲自满变成巨大蓝莓。这些戏剧性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则包含深刻道德寓意。初中阶段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关键期,通过生动形象故事比枯燥说教更能引发思考。教师应当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Why do you think Mr. Wonka designed these tests?”引导学生思考每个情节背后蕴含人生哲理。阅读过程中创设道德两难情境,例如“Whatwould you do if you found out that a friend was cheating?”将书中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内化诚实品质形成正确行为习惯与道德判断能力。

二、解读人物形象,建立正确价值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人物塑造鲜明生动性格特点各异分明,通过对比手法凸显品德差异,旺卡先生外表古怪举止夸张实则蕴含智慧与创造力,查理善良纯真面对生活困境始终保持感恩与希望,四位金券获得者代表贪婪、自私、骄傲、沉迷等负面特质。在进行整本书教学时教师应当设计人物性格分析表活动,引导学生梳理各角色言行举止探究其内在价值取向。例如:分析奥古斯特暴饮暴食行为;维鲁卡无理要求父母满足任何愿望;维莱特炫耀嚼口香糖技巧;麦克沉迷电视忽视现实生活。通过比较不同人物命运走向学生领悟良好品行带来积极结果,不良习惯导致消极后果。在进行人物解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查理祖父母对孙子关爱,尽管家庭贫困仍然尽力节省送给生日礼物,查理父母勤劳善良面对困境保持乐观精神,旺卡先生独特世界观看似疯狂实则蕴含深邃哲理。

角色群像展现多元价值观念为学生提供思考模板与心灵镜像,教学活动设计角色日记写作,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视角感受故事理解行为选择背后动机,例如假设自己是查理如何面对家庭贫困,假设自己是旺卡先生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与纯真童心。角色分析延伸至现实生活讨论当代社会中类似金券儿童行为表现: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盲目追求物质满足等问题,引导学生反思,“What should I do if I inherit the chocolate factory?”培养学生建立正确价值判断标准认识到品德重要性超越物质财富,真诚友善胜过聪明才智。人物形象解读不仅停留于表层认识更深入挖掘角色精神内核,引导学生理解每个选择背后价值取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力,通过角色模拟与讨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价值体系,形成健康人生观与世界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分析情感表达,提升道德观念

CharlieandtheChocolateFactory 情感表达丰富多彩,通过细腻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查理面对家庭贫困仍然满怀感恩对父母祖父母充满敬爱,得知获得金券那一刻全家人共同分享喜悦感动读者,旺卡先生邀请查理留在工厂继承事业展现对纯真善良认可赞赏,这些情感场景为学生提供情绪体验与道德认知机会。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情感地图方式,引导学生标记故事中触动自己情感片段分析角色情绪变化轨迹,讨论问题例如:“Whyare Charlie’s family still optimistic when facing so many difficulties ?”“Whydid Mr. Wonka finally choose Charlie as his successor ?”通过情感解读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善良带来温暖力量,建立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情感教育融入语言学习过程,学生在理解英文表达同时潜移默化接受积极价值观念,组织角色对话活动,学生以“If I were Charlie, how would I feel when facingother children showing off?”为题展开讨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与同理心。

情感表达分析延伸至现实生活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中如何保持童真与善良?面对诱惑如何坚守道德底线?学生可以通过创作给查理一封信表达自己感悟,或设计故事新结局展现个人价值观。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感恩心态,引导认识到物质条件并非幸福唯一标准,真诚友善、家庭温暖才是人生最宝贵财富,教师应当设计感恩日记活动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值得感谢人事物,培养积极心态与乐观精神。道德观念提升不仅依靠理性认知更需要情感体验与内化,通过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Factory 情感解读学生逐步形成尊重、感恩等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健全人格基础。

结论: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整本书阅读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丰富价值观培养资源,通过故事情节挖掘学生领悟诚实可贵,借助人物形象解读构建正确价值体系,依托情感表达分析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 KUD(Know, Understand,Do)模式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梳理故事情节并了解人物特点,通过问题链体会作者隐含教育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人生哲理,这种润物无声教育方式比直接灌输更具效果。培养学生价值观不仅关乎个人品格塑造更关系未来社会文明建设,整本书阅读实践证明文学作品蕴含教育力量无穷,在语言学习同时滋养心灵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佩婵 . 整本书阅读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影响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23.

[2] 吕国征 . 学习者视角下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J].2025.

[3] 蔡宝兰. 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的实践探索[C]// 广东教育学会2023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2023.

[4] H.Lynn Erickson,Lois A. Lanning[M]. 鲁效孔译 .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