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实践

作者

徐德昌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新校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引言:伴随着教育领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培养成了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导向,课程思政为学科教学赋予了新的价值引领。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以学科本质为基础,有系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也暗藏着国家发展,保护自然、传承文化的思政元素的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打破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的界限,达到两者融合,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和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存在着双层的关键意义,其一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发展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它承载着“地球表层系统”“人地关系”等学科知识的传授任务,也蕴含着家国情怀、生态观念、全球观念等丰厚的思政资源,两者相融可以突破“知识本位”的局限,把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生态观和发展观。同时,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为主干,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其是相吻合的,如此操作可赋予核心素养培育以价值内核,使地理素养培养更有深度和温度。

二、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实践策略

(一)重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设计中,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区域发展》“产业转移”一课的教学中,知识目标是“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能力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思政目标是“联系我国产业升级、“一带一路”倡议,认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增强国家发展信心”。目标的重新构建,使得思政教育不是“附加任务”,而是与学科教学同步推进的一个主要目标。

(二)融合“思政 + 学科”教学内容

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在教学内容上,整合“思政化”相关知识,一是把思政元素嵌入知识点的讲解中,讲解《自然地理基础》的“洋流”知识点,联系我国雪龙 2 号极地科考船的航路,介绍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和成就,融入“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二是围绕思政主题重组教材,将分散在不同单元的思政主题,围绕“生态文明”主题,整合“气候变暖”“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等分散知识点,进行专题教学,使思政主题更集中、学科知识更完整。

(三)创新“情境 + 探究”教学方法

联系教材的案例和活动设计,利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达到思政和教学的融合。比如,在《人文地理》中“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某城市旧城区改造”的教学情景,给出“经济效益优先”“历史文化保护优先”“生态保护优先”三个改造方案供学生分组探究各自的利弊,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与取舍”渗透“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思辨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再者,运用教材中“地理实践”的栏目,开展课外思政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了解当地“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用到教材中“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写一篇实践报告;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生态保护区,对照教材中“生态脆弱区治理”的案例,体会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开展实践活动,把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社会责任感。

(四)完善“过程 + 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主要以知识考核,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即创建“过程性评价 + 多元性评价”并存的评价系统,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测验等),又看重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情况(课堂发言时对家国情怀、生态理念的表达,在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感等),在评价主体上采取“教师评价 + 学生自评 + 小组互评”的形式,全方位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在评价形式上用“成长档案袋”记载学生的探究报告、实践心得、思政感悟,做到对学生的“知、能、值”的整体评价。

三、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实施保障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学科素养

教师是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主体,要加强对地理教师的思政培训,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教研活动等方式使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掌握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到“思政 + 地理”的课题研究中去,把思政理念变成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方案,提高教师的跨学科融合能力。

(二)加强教材资源与生活资源的联系

教材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思政素材,但是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加以延伸,例如,在讲“防灾减灾”时可以结合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台风、地震)介绍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以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在讲“人口政策”时可以结合“三孩政策”出台的背景,让学生思考人口发展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以“教材 + 生活”的资源整合,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有吸引力。

四、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之下,课程思政同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乃是一项长久的任务。以教材为载体,融合创新,完善保障,可以做到地理学科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

的统一。未来,还要继续探索“思政 + 地理”的常态化融合之路,使地理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的阵地,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地理教育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媛媛 .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J]. 名师在线 ,2024,(27):20-22.

[2] 鲁传响 , 魏寅生 . 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思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J].安徽教育科研 ,2024,(2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