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
黄泽虎
荆门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荆门 448000
一、引言
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范围广,实施中面临不确定因素,易引发风险。风险管理通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降低风险影响,是工程管理重要部分。近年来,工程建设发展使风险因素复杂,因管理不当致工程延期、成本超支、安全事故等问题频发,造成损失和影响。因此,分析关键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地震、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工程停工、设施损坏,如 2023 年某桥梁工程因持续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桩基损毁,延误工期 3 个月。社会环境方面,政策变动、征地拆迁纠纷、周边居民抗议等因素会影响工程进度,例如某市政道路工程因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导致施工区域土地交付延迟,直接经济损失超 500 万元。
(二)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涉及设计缺陷、施工工艺落后、材料质量不达标等。设计阶段若出现结构计算错误或功能考虑不周,会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某住宅项目因楼板配筋设计不足,主体施工阶段发现裂缝,需返工整改,增加成本 200 万元。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新设备应用不当也会引发风险,如某地铁工程采用新型盾构机时,因操作人员培训不足导致隧道管片拼装偏差,产生渗水问题。
(三)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足、流程管控松散等方面。部分工程项目因项目部权责划分不清,出现多头管理现象,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因设计变更审批流程混乱,延误关键工序 15 天。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也是重要问题,对施工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易引发安全事故,据统计,70% 以上的工程安全事故与管理疏漏相关。
(四)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资金链断裂、通货膨胀等。近年来,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大幅上涨,某水利工程因钢材价格同比上涨 30% ,导致材料成本超支 1200 万元。资金筹措困难同样威胁工程推进,中小建筑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若业主工程款支付延迟,易出现停工风险,2024 年某安置房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停工 2 个月,影响 1000 余户居民回迁。
(五)合同因素
合同因素涉及合同条款模糊、责任划分不清、违约风险等。部分工程合同对工程变更的计价方式未明确约定,施工过程中引发甲乙双方纠纷,某办公楼项目因装修标准调整后的费用核算争议,导致工期延误 45 天。此外,分包合同管理不当会引发质量责任纠纷,如某幕墙工程分包单位偷工减料,造成玻璃幕墙渗漏,总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维修费用超 300 万元。
三、风险管理关键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建立自然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与气象、地质部门合作,提前获取灾害信息,制定应急预案。例如,沿海地区工程项目在台风季前加固脚手架、转移施工设备,减少损失。
加强社会环境沟通协调,项目前期开展政策研究,主动与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沟通,妥善解决征地拆迁问题。某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建立居民意见反馈平台,及时处理噪声污染投诉,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强化设计审查流程,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设计复核,重点检查结构安全性、功能合理性,某桥梁项目通过 BIM 技术模拟施工过程,发现设计中的管线冲突问题,提前优化设计方案。
规范施工技术管理,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对新材料、新设备进行现场试验验证,某装配式建筑项目在首次吊装前组织专项技术交底,确保施工精度符合要求。
(三)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优化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减少管理层级。某 EPC 总承包项目通过成立风险管控小组,每周召开风险研判会,及时解决施工难题。
加强人员素质提升,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考核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将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某建筑集团通过“安全之星”评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四)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建立材料价格预警体系,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锁定材料价格,采用期货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某高铁项目通过批量采购钢材,获得 10% 的价格优惠。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与银行、保险机构合作,办理工程履约保险,某PPP 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保障资金持续投入。
(五)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完善合同条款,聘请专业律师参与合同起草,明确工程变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某市政工程合同中约定材料价格波动超过 5% 时进行调价,避免结算纠纷。
加强分包合同管理,严格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签订连带责任协议,定期检查分包工程质量,某钢结构项目通过驻场监理监督分包单位施工,杜绝不合格构件进场。
四、工程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工程数据,监测风险指标,如通过传感器监测深基坑变形数据,超过预警值自动报警。某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风险信息共享,各参建方实时查看风险处置进度,提高协同效率。
(二)完善风险应急预案
针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处置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某化工项目每年组织火灾事故演练,提升施工人员应急响应能力,缩短事故处理时间。
(三)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
在项目前期和关键节点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客观识别潜在风险,提出专业建议,某机场扩建项目通过第三方评估发现航站楼钢结构焊接风险,及时更换焊接工艺。
五、结论
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需以关键因素为导向,通过针对性措施降低风险影响。环境、技术、管理、经济和合同因素相互关联,需构建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风险管理将向精准化、动态化发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风险演化过程,提高风险预测能力。工程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培养,完善保障机制,推动风险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全江 . 智能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 人工智能与经济工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 浙江宏源灯具集团有限公司 ;,2025:352-355.DOI:10.26914/c.cnkihy.2025.013633.
[2] 刘祥 .Z 集团 ERP 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研究 [D]. 西安理工大学 ,2024.DOI:10.27398/d.cnki.gxalu.2024.001133.
[3] 连双慧 . 沂水城投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3.DOI:10.27063/d.cnki.ghlgu.2023.0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