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续娜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武池中心小学 043500
引言
低年级是儿童识字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识字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新课标强调“识字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在运用中学习汉字”,打破了传统识字教学中“孤立识字、机械记忆”的模式。因此,探索符合新课标理念和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识字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课标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低年级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会写”,更强调“喜欢学习汉字,能借助形声字特点识记字形,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识字数量,更要注重识字质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同时,新课标倡导“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等理念,要求识字教学与生活、其他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汉字,实现“识字—理解—运用”的闭环。
二、当前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机械,缺乏趣味性
部分教师仍采用“读字音—分析字形—组词语”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反复抄写、背诵,忽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山、水、田”等象形字时,仅让学生认读和书写,却不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导致学生对汉字缺乏兴趣,识记效果差。
(二)脱离生活实际,识字场景单一
识字教学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未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结。学生在课堂上认识的汉字,难以在生活中识别和运用。比如,学生认识了“超市”的“超”,但在路过超市时却无法将字形与实际场景对应,导致“学用脱节”。
(三)忽视汉字规律,记忆效率低下
汉字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构字规律,但部分教师未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教学“晴、睛、请”时,未强调“青”作为声旁的表音作用和不同形旁的表意区别,导致学生混淆字形,出现“晴天”写成“睛天”的错误。
(四)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评价仅以“识字量”和“默写正确率”为标准,忽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兴趣、方法和进步。例如,对识字较慢的学生缺乏鼓励,仅批评其“记不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新课标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元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新课标强调“在情境中学习汉字”,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创设情境,让汉字“活”起来。
课文情境识字:在教学课文《秋天》时,围绕“秋天的景色”创设情境,将“秋、叶、飞、气”等生字融入“秋风扫落叶”“大雁南飞”的画面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识记汉字。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等角色,在对话中认读“蝌、蚪、鲤、龟”等字,通过动作和语言强化记忆。
(二)融入游戏活动,提升识字乐趣
低年级学生对游戏充满兴趣,将识字融入游戏,能让学生在“玩”中“学”。
字形游戏:设计“猜字谜”(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广”)、“汉字拼图”(将汉字拆成偏旁部首,让学生拼合)等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结构。字音游戏:开展“拼音找朋友”(将汉字与对应的拼音卡片配对)、“读音接龙”(以字的声母或韵母接龙)等活动,强化字音记忆。
字义游戏:通过“词语归类”(将“苹果、香蕉、西瓜”归为水果类,认读相关汉字)、“看图猜字”(展示图片,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汉字)等游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联结生活实际,拓展识字空间
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汉字、运用汉字。
校园生活识字:利用校园环境中的汉字资源,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标牌,让学生在课间认读;在班级“图书角”“卫生角”中,让学生给物品贴标签(如“故事书、抹布”),在实践中识字。
家庭生活识字:布置“家庭识字任务”,让学生认读生活用品上的汉字(如“牙膏、洗衣机、冰箱”),并与家长一起制作“家庭识字手册”,记录每天认识的新字。
社会生活识字:鼓励学生在逛街、乘车时观察广告牌、站牌上的汉字,如“公交站、电影院、银行”等,将课堂识字延伸到社会场景中。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识字形式
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辅助识字,能突破时空限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动画识字:通过动画展示汉字的笔顺(如“乃”和“及”的笔顺区别),让学生直观了解书写规则;播放“汉字王国”动画短片,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汉字。
数字故事:教师制作包含生字的数字故事(如将生字编入儿歌、小故事),通过图文声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看画面中识记汉字。
(五)构建家校协同,巩固识字效果
家庭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延伸阵地,家校协同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参与课堂: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识字课”,与孩子共同完成“汉字手抄报”“亲子识字表演”等活动,增进亲子互动的同时巩固识字。
家校反馈机制:建立“识字成长档案”,教师每周记录学生的识字进度,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的识字表现(如认识了多少新字、在哪里发现的),双方定期沟通,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结语
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需打破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化贯穿始终。通过创设情境、融入游戏、联结生活、借助多媒体及家校协同等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识记汉字,更能培养其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能力,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符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助推器”,真正实现“识字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夏广明 . 当代家庭教育 ,2025(04)
[2] 童心童趣,多元识字——浅谈小学语文低年段多样识字教学策略 . 黄海燕 . 家长 ,2024(33)
[3]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孙娟. 天津教育,20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