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究
刘婷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前言
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而早期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早期教育人才的关键力量。在当前早期教育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 一) 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
早期教育既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理论知识,也要求教师在婴幼儿保育、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可以把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幼儿教育,为幼儿提供科学优质的教育服务[1]。
( 二) 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
“双师型”教师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洞察,并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比如将实际案例教学和幼儿园情景模拟相结合,让教学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工作情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早期教育专业的整体优化和改革。
( 三) 加强学校和早期教育机构的合作
“双师型”教师常与早期教育行业保持密切联系,作为学校和早期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训基地建设、师资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又可以让学校的教学更加符合行业需要,实现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势互补 [2]。
二、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一)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学校要与周边高水平的早期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幼儿园任职,比如每年都会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师,在寒暑假或者学期的间隙时间,去早教机构做保育员、教养员等职位,让他们参与到一线的教学和管理中去,对早教机构的日常运作、课程设计、亲子活动组织等实际工作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支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早期教育机构的兼职工作,举办早期教育行业研讨会,策划和组织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可以了解到早期教育行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把实践中的案例和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实践教学的生动和实用。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制定应从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教学能力、行业工作经验和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比如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在早教机构工作一年以上,或者参加过一定数量的早期教育实践项目,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如育婴师、早期教育指导师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能只做一次,要建立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定期对认定的“双师型”教师进行评估和考核,并根据其教学、实习和科研能力,确定其“双师型”师资水平,对达不到要求者,暂停其资格,鼓励其提高能力,直到再次达到合格标准为止 [3]。
(三)构建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
培训内容应包括早期教育理论知识的更新、实践技能的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如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早期教育机构的经营与运作等,同时邀请早期教育领域的专家为教师们提供最新的政策、法规、发展趋势、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开阔教师的眼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徒培养等多种培训形式,在线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线下培训注重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如组织教师到早期教育机构实地考察和演练。校企合作培训是由学校和早期教育机构联合制定培训计划,由两校教师联合授课,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师徒制培训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培训时间上,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强度,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即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培训,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在学期中,可以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组织一些短期培训或者专题讲座,保证老师们能不断地参加培训,同时不影响他们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优化团队结构
高职院校要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早期教育机构进修,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老、中、青教师的合理搭配,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传帮带氛围,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一支既有资深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带动创新的队伍,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职称晋升,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资助教师进行学前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对在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中优先考虑,从而提高团队中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提高团队的整体科研和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鼓励教师多学科交叉学习,如心理学、医学、艺术等,例如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课程和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知识的融合和创新,让他们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早期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早期教育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结语
早期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提高早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以及加强院校与早教机构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完善认定标准、构建健全培训体系和优化团队结构等多方面策略的实施,能够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为早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助力早期教育专业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在儿童早期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静 . 早期教育专业 " 双师型 " 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J]. 科技风 ,2023(13):47-49.
[2] 郭红霞 . 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 " 双师型 " 教师培养的逻辑、困境与对策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42(18):11-14.
[3] 侯淑乔 . 高专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透析与优化措施 [J]. 湖南教育 ,2024(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