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作者

凤珊珊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 云南迪庆 674599

摘要:牛巴氏杆菌病也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致病性巴氏杆菌诱发的细菌性传染疾病这种病不但牛会得,猪、绵羊这些家畜也容易感染,在牛只身上该病常的典型症状有体温升高、肌肉不自主颤抖、口腔大量流涎、咳嗽频繁、呼吸困难和食欲完全丧失削弱了动物的生产能力。由于其对畜牧经济的深远影响养殖户需对此病保持高度警觉加强这病的监测早发现点控制,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维护养殖场所的生物安全,本文将对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展开研究和讨论,希望可以降低此病的传染风险。

关键词:牛;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控措施

牛巴氏杆菌病因潜伏期短暂、传播迅猛、致死率高的特点被我国卫生部门定为二类动物疫病,这些年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此传染病的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如果疫情在养殖场里爆发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牛群导致大量牛只死亡,严重影响牛群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养殖场和基层管理服务中心要对牛巴氏杆菌病进行分析,了解掌握德钦县该病的流行状况,这样可以科学指导养殖户加强防控尤其在疾病容易爆发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有效地控制疫情防止扩散,进而保住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1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

1.1实验室诊断

德钦县相关部门在无菌操作下从病死牛的肝脏、脾脏、淋巴结收集病料样本,按照规范在马丁血琼脂平板上以“2”字形进行划线接种,将平板放入温度恒定为37℃的培养箱中培育18-24h。这段时间里密切关注着培养基的变化,如果发现平板上出现了类似米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对这些菌落中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镜下这些细菌呈现出椭圆形的小杆菌形态,特点是中间颜色较浅两端颜色较深。对分离株生化特性鉴定,如果细菌能够分解甘露醇、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产生酸性物质但不会产生气体,不能发酵乳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可以初步判断这些细菌为巴氏杆菌[1]。

1.2免疫诊断

德钦县要积极开展实验室检测,积极采用先进的免疫学技术手段进行病原体筛查,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与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等检测能判定牛血清样本中巴氏杆菌抗体、抗原的存在情况,有效助力疫情的及早发现与防控策略的及时实施。

1.3鉴别诊断

1.3.1气肿疽

气肿疽是四岁龄以下牛群中常见的病症特点是在牛只肌肉丰富的部位出现特殊的发炎和气体积聚导致的肿胀,触摸这些肿胀区域会感觉柔软能听到明显的“捻发音”。外科手术切开肿胀部位可见内部颜色发暗有污红色、带泡沫散发酸臭味的液体流出,进一步观察会看到肌肉内部有暗红色坏死区域分布,肌组织内气体聚集使肌纤维与肌膜分离横切面呈现类似海绵状的构造。

1.3.2恶性水肿

在经历外伤、分娩、去势手术时,伤口周围区域出现气肿和发炎导致的肿胀,当切开肿胀部位查看会发现里面颜色发白肌肉组织变成了暗红色。用手轻轻按压这些肿胀的地方能感觉到有一种像揉捏气泡一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这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

2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2.1免疫接种

有效防控牛巴氏杆菌病当地应积极推广和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因此养殖户需提升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搭建免疫管理机制,保证疫苗能够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当下建议使用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作为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的疫苗,体重尚未达到100kg的牛只采用肌肉注射给予4mL的疫苗剂量,牛只体重超过100kg的增加剂量至6mL。这款疫苗能为牛只提供长达9个月的免疫保护,如若保护期届满需要及时进行复种确保对牛巴氏杆菌病的长久防控效果。疫苗接种完成必须留意牛只的身体反应如果发现发热、食欲不振等任何不良反应的迹象,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相应的救治措施[2]。

2.2加强管理

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每天都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防止细菌滋生,垫草也要按时更换为牛群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有效改善舍内空气质量,使用来苏儿溶液、生石灰等高效消毒剂,对牛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喷洒。养殖户必须时刻留意牛群可能碰上的各种不良刺激,如天气突然变冷变热会让牛感到不舒服这就是冷热应激,嘈杂的声音可能会吓到牛造成惊吓应激,小牛断奶换料时营养跟不上也会产生应激,对此养殖户需采取正确的管理办法,减少这些应激因素对牛群的负面影响增强其整体抵抗力有效防范牛巴氏杆菌病等疫病的发生。

2.3消毒工作

在疾病防控的紧要关头加强卫生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面对某些养殖户的饲养场所迅速制定消毒计划,交替使用过氧乙酸和氯制剂这两种消毒剂,对养殖棚舍进行循环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针对已被污染的水源、病牛曾经出没的牧场、村里的道路、草地、水塘周围任何可能成为疾病传播源的地方都要进行全面消毒作业,消毒工作每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一周,彻底清除所有潜在的病原体。

2.4均衡营养

养殖户要根据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灵活调整饲料配比,保证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得当达到最佳营养效果,按期为牛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合理的饲料搭配粗饲料应占到45%~60%的比例,精饲料保持在35%~50%之间,矿物质饲料的比例应约为3%~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使用量需控制在1%左右,钙磷比例需在1.5:1到2:1左右。提升牛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养殖户可在牛只的饮水、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益生菌等保健成分,能够有效改善牛只的健康状态同时减少牛巴氏杆菌病的感染风险[3]。

2.5无害化处理

死畜是疾病扩散重要的传播源头,这种疫情的突发直接原因是病死动物携带的病原体污染了水源造成疫情的快速传播,所以疫情爆发处理病死畜必须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标准执行。病死畜需要进行深挖掩埋保证病原体不会泄露。严禁将病死畜用于食用和销售避免疾病通过食物链继续传播,对病死畜所在的环境、牛舍、整个疫区都需要进行无死角消毒,有效防止疫情的再次爆发和广泛传播,这是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遏制疫情扩散的重要举措,必须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

2.6药物治疗

针对患病的牛群选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剂量上按照每公斤体重0.3mL每天打两针整个疗程持续三天。对于部分表现出精神状态萎靡、严重脱水特征的病牛除了用抗生素,还要给它们注重补水,选用包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mL、维生素C注射液50mL、维生素B6为200mL的复合溶液,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连续给药三天,有效缓解脱水状况和提升牛只的生理机能。在病牛的另一侧静脉额外加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每头牛只给50mL,目的是有效调整它们体内的酸碱度。按照这个治疗方案经过三天的连续治疗病牛的情况会好转很多,继续治疗一个星期将不会出现新的发病案例,之前生病的牛也都会完全康复恢复正常的采食与饮水行为。

3结束语

牛巴氏杆菌病频发给养殖户敲响了警钟,养殖朋友们要认识到该病对养殖业构成的巨大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刻不容缓。考虑到牛巴氏杆菌病的传播特点和致病原因养殖户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体系以便大幅度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同时进行检疫检查发现感染病例就能迅速采取方案确保病患得到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炜山,刘炳英.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业,2024,(12):102-103.

[2]谈明禄.一例牛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23,(10):100-101.

[3]朱云超.牛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4,(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