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对策分析
邬守玉
淮南市市政园林建设处 市政路灯养护所 232002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员工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传统政工工作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求。同时,新时代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深入分析企业政工工作的时代特征、职能定位和发展要求,对提升企业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1. 多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冲击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使部分员工出现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代际差异导致不同年龄层员工在价值认同上存在明显分歧。这种多元价值观的交织碰撞,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亟需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针对性的引导机制。
2. 传统工作模式与现代需求脱节
传统的政工工作模式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僵化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需求。具体表现为:教育方式仍以单向灌输为主,缺乏互动性;工作内容偏重理论说教,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活动形式局限于会议、文件等传统载体,吸引力不足。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员工参与热情,导致政工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在90 后、00 后成为职场主力的背景下,传统工作方式的局限性更加凸显。
3. 政工队伍能力不足的问题
当前企业政工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许多政工干部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认识不足;部分人员存在“本领恐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办法不多;还有的政工人员身兼数职,难以专注本职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亟需通过完善培养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等措施加以解决。
二、当前政工工作的核心问题
1. 工作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
当前企业政工工作存在明显的创新不足问题。在内容方面,仍以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为主,缺乏与企业实际、员工需求的深度结合;在形式方面,过度依赖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等传统方式,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导致政工工作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引起员工共鸣。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传统的工作模式已难以满足员工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 政工与业务融合度不足
许多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存在两张皮现象。政工部门往往就党建抓党建,就思想抓思想,未能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全过程。这种脱节状况既影响了政工工作的实效性,也削弱了其对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评价标准,导致政工工作难以与企业战略目标形成良性互动。
3. 数字化应用与评估体系滞后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的技术应用明显滞后。一方面,对新媒体的运用还停留在表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足;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工作成效难以量化。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制约了工作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模式已成为趋势,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三、优化企业政工工作的对策
1. 创新工作理念与协同机制
要推动政工工作理念创新,树立大政工思维,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重点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创新工作载体,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政工品牌。通过理念创新和机制优化,切实提升政工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2. 强化数字化与新媒介应用
要加快推进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建设智慧政工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创新传播方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增强工作吸引力。同时要注重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互联网 + 政工新模式。特别要重视网络安全建设,确保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导向。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政工工作的提质增效。
3. 提升政工队伍专业化水平
要加强政工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完善选拔机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政工岗位;二是强化培训培养,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三是健全激励机制,为政工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推动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队伍建设,为政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企业政工工作的未来展望
1. 政工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未来企业政工工作将与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将有机嵌入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塑造等方式,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活动将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种融合将突破传统政工工作的边界,形成 " 大思政 " 工作格局,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凝聚员工共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这种融合将有助于构建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文化。
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政工工作将迎来智能化转型。通过构建智慧政工系统,可以实现员工思想动态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和预见性;运用 VR/AR 技术可以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培训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借助智能算法可以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未来,智能化技术不仅将改变政工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将重构整个工作体系,推动政工工作从经验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实现工作效能的质的飞跃。
3.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政工建设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将面临跨文化管理的新课题。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处理好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要在国际化经营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企业价值理念。这要求政工工作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具备全球视野;既要维护文化安全,又要促进文化交流。未来,跨文化政工能力将成为企业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素质,也是中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这种跨文化政工建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恒洁 .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J]. 现代企业 ,2024,(09):135-137.
[2] 秦潞斌 . 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政工工作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2):65-67.
[3] 杨雨萌 .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具体措施探讨 [J]. 办公室业务 ,2023,(22):185-187.
作者简介:邬守玉(1977-10), 男, 汉, 籍贯:安徽省合肥市,当前职务:副所长当前职称:初级政工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单位: 。